丹麥美女總理 力抗歐債
丹麥首位女性總理桑寧-施密特,她的風采總是歐盟峰會上眾所矚目的焦點;面對歐債危機她也力排眾議,主張擴大政府支出,推動公共投資,為民間帶來新的就業機會。
文/曹宇帆 (中央社駐布魯塞爾記者)
丹麥是美麗的童話國度,而外型亮麗的桑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締造的政治童話,則是讓全世界都驚豔:原來一國元首也可如此時尚靚麗。
每回歐盟峰會,桑寧-施密特的風采總是眾所矚目的焦點:高挑優雅的儀態、剪裁合身的套裝、像是會發光的微笑,以及閃爍著日出光芒的金髮,她步出禮賓車隊的那一刻,閃光燈總是停不下來。
丹麥首位女總理 才貌兼備
不同於其他歐盟國家的元首多行色匆匆進入峰會會場,桑寧-施密特都會停下腳步,落落大方答覆媒體提問,由母語丹麥語轉換法語至英語都應付自如、笑容可掬。但是登上權力高峰前,她也曾經歷刻骨銘心的選戰挫敗。
2005年,桑寧-施密特39歲,那一年她挑起領導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的重任,也是社民黨創立130年來首位女性黨主席。但二年後的國會選舉,社民黨得票率僅25.5%,創歷史新低。那晚的敗選演說她紅腫著雙眼,接受丹麥人民的決定:「看來選民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給我們機會承擔國家重任。」
經過四年沉潛,2011年桑寧-施密特捲土重來,雖被質疑又不被看好,她卻展現過人的斡旋運籌能力,成功整合中左翼政治勢力穩固基本盤,使社民黨獲50.3%過半得票率,比2005年幾乎倍數成長,她也順勢當選丹麥首位女總理。
丹麥前總理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連任失利竟是栽給了女性,右翼勢力經營長達十年的執政資本居然終結在自己手中,宣布敗選辭職的那天,他交出了首相辦公室的鑰匙,並對桑寧-施密特說「請保管好,妳只是暫借而已」。桑寧-施密特則延續著大選前的電視辯論會,穿著黑色套裝長褲與黑色高跟鞋,「高人一等」比下拉斯穆森的氣勢,擁抱選民說:「我們做到了,我們創造歷史。」
愛名牌重打扮 遭批拜金女
或許美麗的女人誤會多,儘管她以實力證明自己的能耐,圍繞著她穿著、打扮的流言蜚語從未平息。她是社民黨主席,卻住在首都哥本哈根的頂級住宅區,出入總挽著名牌Gucci包,搭配質地高檔的套裝,女兒就讀最昂貴的私立學校,被批評與該黨標榜貼近人民的形象不符,遭奚落「物質女」、甚至「古馳‧海勒」(Gucci Helle,海勒是她的名)。
第二度帶領社民黨力拚國會選舉期間,她一改往昔的光鮮亮麗,挽起了閃爍著日出光芒的金髮,捨棄私家車代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貼近平民的生活,深入工廠與工人零距離接觸。和老公牽手漫步時,桑寧-施密特嬌羞看著另一半的眼神,就像是一般家庭婦女享受著依偎伴侶的幸福,不過眼尖的媒體還是留意到她的名牌Gucci包不離身,「我們總不能看上去都這麼邋遢吧」,她說。
棄撙節擴支出 對抗歐債創就業
歐債危機籠罩全歐,加上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大陸、巴西等快速崛起,丹麥也面臨失業率攀升,經濟低迷,高福利政策難以為繼,以及政府債務持續攀升的挑戰,這些刻不容緩的難題考驗著桑寧-施密特的政治智慧。她像是鼓勵孩子的慈母,「每個丹麥人,只要每天工作增加12分鐘,或者每週增加工時一小時,就能幫助丹麥經濟成長,大家都要負起責任」;也像是督促兒女的嚴父,「丹麥不能、也不應該在低工資方面跟他人競爭,丹麥得和別人比知識、比彈性、比合作,丹麥絕不會是最便宜的國家,因此我們永遠都要努力做到最好。」
尤其當歐盟各國採撙節措施遏止財政惡化之際,桑寧-施密特卻力主採行凱因斯學派理論,擴大政府財政支出,推動高達100億克朗(約新台幣519億元)公共投資,興建鐵公路和學校教室,翻新老舊住宅,為民間帶來新的就業機會,更要求承包商與企業界,提供實習機會培訓年輕人。
儘管好事者對她造型外貌指指點點的窺探從未間斷,但是她遭遇挫折不放棄,主政後展現「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宏觀視野,桑寧-施密特為女性從政寫下再創新猷的典範。(完)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