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紀錄片導演拍漂流木畫家 映出各自漂流人生

2018/9/22 10:03(9/22 11: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22日電)同樣來自金門,導演董振良為漂流木畫家楊樹森拍攝的紀錄片「漂流森林」漂流了10多年才首映。期間,董振良也經歷了自己的漂流歲月;楊樹森感謝董振良保留了他早期珍貴畫面。

2004年,走出被迫害妄想症的楊樹森,在台北馬偕醫院舉辦「美麗境界」畫展。他用漂流木、破砧板、廢棄塑膠墊等為畫布,畫出一幅幅線條簡單卻誇大扭曲的臉孔;不約而同的漠然表情,因著漂流木上殘留的斑駁紋路,反而讓這些臉孔展現了「致命吸引力」,震懾了董振良。

那時,因為相契的工作夥伴離去,董振良以為自己心已死,無法再產生悸動,得知楊樹森之前在杜鵑窩裡待了一陣子,僅憑學生時代美術課堂上的基礎,卻在治療過程中創作,畫出有生命有張力的作品,董振良「活」過來了。

董振良聆聽楊樹森訴說生命故事,聽著聽著,又拿起原本打算丟掉的攝影機,陪楊樹森到淡水、富貴角、大小金門到處撿拾漂流木,記錄楊樹森的身影。

期間,董振良感悟到,楊樹森透過撿拾和作畫尋回自己,賦予邊緣精神病患生命,「與死滅的廢棄朽木,共振出深邃的迴音」;自己透過鏡頭看到楊樹森的重生,反思被遺忘的生命。

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漂流森林」在2005年底拍攝完成。由於缺乏經費,加上兩人都累了,影片停擺;之後的10年間,兩人甚少互動。

2016年,董振良搬到新店碧潭,將前礦坑工寮改建為「夢工寮」,作為看電影、玩藝術和喝茶休息空間;楊樹森主動與他聯絡,他才開始剪輯「漂流森林」;但同樣因資金問題,影片遲遲無法見天日。

今年初,董振良發表自傳電影「雨夜花」,楊樹森前來觀賞,兩人重新連上線。之後,董振良整修夢工寮,規劃成展場和放映室。他心想既然有了展映空間,是時候讓「漂流森林」和大家見面了。

「漂流森林」開宗明義「獻給所有孤獨的人」。一路支持董振良的前電影圖書館館長李天(石養)說,本片可以說就是「董振良的漂流」。

楊樹森接道,導演從有房到租屋甚至在礦坑棲身,這些年的漂流給了「漂流森林」養分,導演「用我的故事,訴說他的漂流」,兩人當年低潮的心境是一樣的,相信影片投射了自己和導演的某種內心世界,自己也從漂流中得到人生和美學的養分。他感謝董振良為他留下了早期珍貴的影像。

董振良說,每顆心都是座秘密森林;而他和楊樹森這兩塊漂木,從金門漂流到台灣,在台北馬偕醫院邂逅,再一同漂回金門;漂了10幾年,現在分別新店碧潭、北海岸三芝上岸,安頓身心。

楊樹森用2句話定位自己「一個靈魂的掉落是經歷個人漫長的不堪,一個生命的重生是領受許多愛的修補」。60歲的他說,39歲時「掉下去」,靠著愛的修補才得以走出來;現在雖然影片放映完了,但故事永遠留下來,可以幫助那些掉下去的人。

另外,楊樹森提到片中很多場景他感覺像是歐洲,又有北大荒的味道,讓他根本認不出來是在家鄉拍攝,對董振良的功力佩服不已。

黑白無聲的「漂流森林」,片長2小時33分。董振良說,黑白和無聲是最純粹表述,沒有干擾。楊樹森直言,這種呈現既不討好也不賣座,但它如同論文的化身,值得專業領域探索精神病患如何走出異想世界。

「漂流森林」畫展暨首映會定於29日在「夢工寮」放映。董振良說,首映會之後,「有約就放」。‭(編輯:吳佳穎)10709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