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陸啟動戶籍改革 城鎮化的配套

2014/9/21 18:3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大陸改革專題之一(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21日電)大陸官方7月底宣布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這是推動「新型城鎮化」的必要配套。但「陸版平權運動」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財稅體制與土地制度能否同時配套改革。

中國大陸國務院7月30日公布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宣布要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以及提供基本公共福服務居住證制度,符合條件的居住證持有人可在居住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大陸官方一公布此消息,立即受到全球媒體矚目。

先來回顧起源於1950計畫經濟年代的中國大陸戶籍城鄉二元制度。

前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吳德美曾告訴中央社記者:「在1950年代大陸農民集體擁有土地,而大陸中央則把城市人福利全都包下來了,例如工作、住房等,學者把中共此階段稱為『早熟的社會主義國家』。」

城市人擁有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福利;農民一出生就有土地,作為沒有社會福利的替代品。這項早熟的社會主義措施,卻在中國經濟大速發展之際,數億名農民工湧進城市後,成為社會疾病與痛苦的罪魁禍首。

原因在於農民工即使在城市工作數十年也無法取得城市戶籍,農民工在城市無法享有醫療、社保等福利,他們的隨遷子女也無法在當地接受義務教育,學齡子女多半返回農村,成為留守兒童。

因此,有學者把大陸城鄉二元戶籍制稱為「地球上最大規模把人綁死在土地上的制度」,甚至稱為「陸版的種族隔離制度」,因為「在中國內部移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長居城市的農民,始終無法變成市民,也始終維持農民的消費習慣,這對於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力倡的「新型城鎮化」,以內需消費帶動大陸新一波經濟轉型發展,無疑是極大阻礙。

不管是基於推動新型城鎮化的必要配套,或是基於社會公義與改革的理念,大陸官方終於踏出戶籍改革的第一步。

長年來大力呼籲改革戶籍制度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對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如此形容,「這次戶籍改革是中國社會改革的一個里程牌」,「是中國版的平權運動」。

只不過,大陸官方的宣示,究竟能做到幾分?

專研中國戶籍、土地、福利制度的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宗弘對中央社分析指出,「大陸官方可能希望以往依附在戶籍上的教育、醫療、社保等社會福利能改由居住證來取代。」

他說,「但這將造成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大幅增加,因此,有些地方政府會拉拉拖拖,或想辦法提高申請居住證的門檻,例如居住前三年只能申請臨時居住證,可能會想盡各種辦法,來扭曲這項改革的原意。」

由此觀之,唯有搭配可長可久的財政預算與體制,戶籍改革才有機會成功。

林宗弘告訴中央社,「北京當局也了解到這項改革的前提,必須先抓穩財政。因此,大陸審計署8月已啟動土地財政審計。『想要把地方政府的手頭摸清楚,到底還有多少錢可用』。因為有些錢是不列預算內的。」

但這還不是戶籍改革唯一的阻礙,因為戶籍制度不僅僅只綑綁了社會福利制度,土地制度也是環環相扣的一環。

雖然城鄉二元制戶籍制度可以輕易改成城鄉統一戶口,但農民原本集體擁有的土地權要如何處理?會不會進城變成市民後就沒了土地?中共當局有可能讓土地私有化,放棄由村民委員會掌控農村集體經濟的權力嗎?

胡星斗對BBC中文網表示,一些地方官員可能會以戶籍改革為藉口,強徵或掠奪農民的土地。

林宗弘則認為,北京當局應該不敢讓土地徹底私有化。

他對中央社分析指出,「這場戶籍改革若能推動農民擁有城市居民4成至5成的社會福利,就不錯了。」

不論如何,這場攸關「新型城鎮化」成效的戶籍改革號角確實已吹起,「李克強經濟學」能否達陣,關係大陸數億名農民工的未來以及大陸經濟轉型的成效。10309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