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英醫生父子兩代奉獻台灣 倫敦舉辦文史展

2017/9/28 21:58(9/29 15: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倫敦27日專電)英國蘭大衛、蘭大弼父子在台灣行醫橫跨兩世紀,更有蘭大衛妻子連瑪玉為了台灣少年,讓丈夫「切膚」移植的感人故事。兩代人在台灣留下的文史資料,目前在倫敦舉辦文物特展。

「從英國到台灣:蘭大衛父子及宣教士文史特展」從27日至10月6日,在有200年歷史的英國倫敦律門聯合歸正教會(Lumen United Reformed Church)藝廊舉行。策展人劉耀仁及切膚之愛基金會執行長詹麗珠等人特赴倫敦開展。

蘭大衛成長於宣教士家族,在愛丁堡醫學院就學時聽到自台灣回英國巡迴演講的宣教士描述台灣的狀況,下決心要前往台灣擔任宣教士。他的妻子連瑪玉同樣自幼立志成為宣教士。

兩人的兒子蘭大弼在彰化出生,返回倫敦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先到中國宣教,後返回彰化基督教醫院擔任醫療宣教士,被暱稱為「小蘭醫生」。

劉耀仁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蘭大衛1895年抵達彰化,隔年開設醫館。這次展覽以彰化基督教醫院及彰化長老教會為核心,見證台灣中部生活的變化,以及蘭大衛父子對當地人生命帶來的改變。

他表示,舉辦特展一是要紀念這些一生默默無聞奉獻的宣教士,二是對當年派宣教士至台灣的教會表達感謝之意。展覽內容包含7部分,從蘭大衛預備成為宣教士,到蘭大衛父子對台灣的影響等。透過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特藏中心協助,得以呈現珍貴史料。

劉耀仁表示,宣教士擁有當年少見的相機,他們在台灣拍攝所見所聞,不知不覺中也替台灣留下珍貴史料。這次展覽中有紀錄日月潭風光的玻璃底片,以及蘭大弼的妻子高仁愛教授護理人員、蘭大弼在路上騎著單車、蘭大弼的雙胞胎兒子坐在台灣古早的竹椅上,以及當年的阿里山森林火車等珍貴照片。

他表示,展品中也有當年台灣民主國簽發給在台宣教士的護照等。宣教士來台灣後,努力學習河洛語(台語)及中文,展品有蘭大弼用羅馬拼音學中文的筆記。這次也從台灣帶來當年蘭大衛訓練醫生及護理人員的教科書,以羅馬拼音的河洛語寫成。

劉耀仁指出,當年宣教士在台灣常做本地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像是設立痲瘋病人村,以及台灣最早的盲人學校等。展覽中「切膚之愛」單元,則是連瑪玉為了救治13歲貧童周金耀免於截肢的危險,志願捐出自己的4片皮膚,由丈夫蘭大衛主刀移植到傷口上,成就「切膚之愛」的犧牲精神。他們之後更資助周金耀求學,終身維持良好關係。

展覽的最終部分,則是宣教士在台灣的付出如何成長結實,包括彰化基督教醫院的昔今對比,以及蘭大弼在1996年獲頒紫色大綬景興勳章等。劉耀仁表示,蘭大弼領勳章時,以台語說「我是一個英國籍的台灣人」,相當動人。

「從英國到台灣:蘭大衛父子及宣教士文史特展」將於11月9日至明年1月26日在劍橋西敏學院展出。11月15日至12月3日在彰化生活美學館展出。10609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