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見證日治歷史 台南原新化郡公會堂修復完成

2018/6/28 18:39(6/28 18:5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8日電)日治時代中期,台灣各地興設公會堂,當時台南有8座公會堂,如今僅留下2座,最出名的是中西區台南公會堂,原新化郡公會堂如今也修復完成,未來將作為青少年閱讀空間。

在台南提起公會堂,多數市民都知道中西區台南公會堂最出名,這座日治時期建築物和清代「吳園」連結,是當地的名景勝地,附近有老廟、民宿,頗受國內外旅客喜愛。

而「原新化郡公會堂」是日治時期新化地區民眾公共集會場所,原台南縣政府2008年將這座建築物列為歷史建築,升格後的台南市政府,在2016年8月開始整修,總經費新台幣2500萬元,今年5月完工,6月20日完成驗收。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調查,公會堂是日治中期時日本內地新式社交活動場所,逐步被引進台灣,自1902年基隆公會堂興建算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台灣各地共建有62座公會堂,其中台南有8座。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原新化郡公會堂是台南8座公會堂之一,也是現存的2座之一,完工於1937年2月16日,啟用後作為畢業典禮、集會紀念、婚攝的用途,在當時屬於日治行政層級的第二級,外觀俐落,立面整潔。

文資處人員今天表示,修復後的原新化郡公會堂,將作為青少年閱讀空間,以解決新化區圖書館空間不足的問題,同時為日治建築留下見證,成為觀光新點。(編輯:陳政偉/唐聲揚)10706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