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4成犯罪靠比特幣 匿名性成非法天堂

2016/8/30 13:13(8/30 13: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蔡怡杼台北30日電)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襲捲全球,尤其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比特幣,更是廣為人知,不過,根據調查,比特幣被使用在犯罪支付上的比例高達4成。

財金資訊公司、聯徵中心以及聯卡中心今天舉辦「金融科技發展」系列主題座談會。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廖世偉表示,數位金融最主要難題在於複製、重複支付、稀釋效果以及資料遺失等4D問題,區塊鏈除解決4D問題外,亦帶來新的發展觀點。

法務部調查局洗錢防制處調查官蘇文杰表示,比特幣匿名性以及未納監理,讓監理機關在追查犯罪金流時,產生斷鏈,不易追蹤。

根據歐洲刑警組織「2015年度互聯網組織犯罪威脅評估報告」指出,非法組織或是個人資金移轉,運用比特幣支付的比例高達 40%,他建議因應金融科技發展,立法及行政監理應做調整。

富邦金控副總經理李相臣表示,為利金融科技發展,建議可在有限範圍內推動監理沙盒,他建議監理沙盒可以找2、3家銀行,不超過1000萬元、不超過100個使用者、不超過3個行業進行監理沙盒的示範。

台灣網路認證公司策略長杜宏毅表示,區塊鏈技術目前已跳脫了最初的比特幣,逐漸朝向現行金融業務方向邁進,如何有效應用區塊鏈技術,無疑是金融機構以及新創公司當務之急。10508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