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西伯利亞奇幻旅程 台灣保育新里程碑

2016/7/1 19:49(7/1 21: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1日電)台灣西伯利亞探查隊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台俄雙方也簽訂備忘錄,相互交流與鳥類生態研究與棲地保育。由金山小白鶴所引發的西伯利亞奇幻旅程,為台灣寫下保育新歷史。

台灣探查隊今天在西伯利亞第12天,昨天從科學研究站撤退回距離東西伯利亞海最大的城鎮喬庫爾達。小艇依照原先規劃,前往接應5名團員。

生態工法基金會並將汽化爐、背包、睡墊、太陽能電池、濾水器、登山杖、帳棚等,移交給極地科學家與探險家謝爾蓋史列脫夫(Sergei)、陸思蘭、尤力等3人,還致贈台灣探查隊的綠色制服,表達對此行眾人協力的敬意。

這是台灣首度有學術探查隊前進西伯利亞極地,在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下,拍攝白鶴繁殖育雛,調查棲地生態相、採集動植物與昆蟲標本。每人重裝備在融冰凍原,涉水前進,吃足苦頭。

紀錄片導演張博鈞表示,此行是一大考驗,幾度血糖太低,缺乏鹽分脫水,躲在偽裝帳棚等待拍攝,又冷、又要管制糧食,有回不去台灣的危險,「想著家人努力撐下去。」情節與電影「神鬼獵人」,感同身受。

對這次壯遊,張博鈞說,「不要再找我到西伯利亞,人生一次就夠了。」

不過,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看盡西伯利亞苔原的生態,極地的光影變化,這次人生的壯遊,與自己靈魂的對話,「雙眼勝萊卡,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就是內心的自在與從容。」

乾淨的水、清新的空氣、沒有污染的土壤、百花盛開的苔原,邱銘源形容,晴空萬里的天堂,一夜翻轉成為從北極海襲擊的冷冽強風惡夢,溫度從攝氏10多度降至冰點的「地獄」。

透過採集苔原植物與苔蘚,昆蟲、馴鹿頭骨,甚至萬年前猛瑪象的象牙,觀察記錄白鶴的孵化誕生,邱銘源認為,此行意義在於,人類應該重新思考,舒適生活與環境保護間的平衡點。10507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