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慢性腎臟病未定期追蹤 7旬翁險送命

2016/8/10 08:56(8/10 09: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廖壬楷台中10日電)70歲劉姓男子3年前因輕微血尿被檢查出罹患慢性腎臟病第一期,他自行到中藥房拿藥服用,未回醫院定期追蹤,近期他因呼吸喘及嘔吐送醫急診,經緊急洗腎及輸血,才撿回一命。

童綜合醫院腎臟科醫師曾天佑指出,只要是造成腎臟實質傷害及功能下降,都是慢性腎臟病的起始病因,而老化、糖尿病、高血壓、泌尿疾病、心臟血管疾病、高蛋白飲食、肥胖等等,都可能造成慢性腎臟病,或是造成腎臟功能惡化的危險因子。

曾天佑表示,慢性腎臟病已經是世界流行病之一,台灣每100人中就有近12個人得病,但因慢性腎臟病不會有明顯的症狀,有將近80%至90%的病人未被診斷出來。

通常病人都是在健康檢查或是其他原因就診,才發現腎功能異常,等到腎功能剩下10%,患者才會有食慾不振、嘔吐、皮膚癢等尿毒症狀。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另外,醫師也提到,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為糖尿病、高血壓、具腎臟病家族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紅斑性狼瘡)、長期濫用止痛消炎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服用標示不清的草藥或偏方、惡性腫瘤、抽菸、代謝症候群等。

醫師提醒,民眾都應定期接受篩檢,避免腎功能進一步惡化與併發症發生,減少進入末期腎臟病須長期洗腎的風險。10508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