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孩子難教養 家長可藉親職團體協助

2017/8/20 12:5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0日電)孩子不聽話導致親子互動衝突,是不少家長在教養過程中會遇到的難題。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表示,處罰不一定有用,家長不妨利用醫院或機構開辦的親職團體。

唐愉君今天受訪時表示,臨床上常聽父母親抱怨孩子體力充沛,經常不顧危險跑來跑去,都沒辦法好好坐著,又東摸西摸別人的玩具,令人頭痛;還有家長已經跟孩子說清楚規則和處罰內容,但孩子好像不怕,照樣犯錯、說不聽。

唐愉君指出,孩子出現「不聽話」的行為,可能有很多原因,首先要確定有沒有大腦發展、基因問題等生理因素存在,再者是與心理及社會因素有關。孩子每次被責備後,雖然外表可能看似不在乎;但若沒有人協助整理情緒與所經歷到的事,自責、內疚、羞愧等成分就會在心裡累積。

唐愉君表示,孩子的自信下降,會形成不好的自我感(我是不好的),繼而惡化、延伸更多「不聽話」的行為,加深親子關係的裂縫。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她說,有些家長希望讓恐懼、處罰成為孩子順從的動機,但也許只能得到短暫的效果,建議可檢視自己與孩子的需要,再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在臨床上,並不只是為孩子做治療,同時也提供親職諮詢,必需與照顧者合作,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唐愉君表示,教養說起來簡單,但做的時候卻很難。現在有不少醫院、機構開辦親職團體,協助照顧者遇到狀況時,能快速評估、回應,降低親子互動的衝突,並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洞察力和道德感,家長可以多利用。10608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