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興大發表魚骨型魚道 生態防砂功能兼具

2017/10/5 18:22(10/6 10:2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5日電)國立中興大學與水利署歷經17年合作研究,設計出魚骨型魚道,適合多樣化的小型魚蝦上溯,適用於台灣本土性魚類,有效兼具生態保育、防砂防災功能。

中興大學今天召開記者會,魚骨型魚道研究由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陳樹群與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博士王順昌及中興大學助理研究員席克懷共同完成。2017年8月獲國際專業期刊「生態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刊登。

陳樹群表示,台灣水域生態系豐富,但因河短坡陡流急,豐枯流量變化大,導致土砂災害頻仍,為求治山防洪保護上下游安全,大都以興建防砂壩、固床工等防災工程,減緩泥砂輸送量及穩定河道。為提供民生等用水及水利發電,也大量興建水庫以穩定水源。

這些橫向結構物雖帶給人類利益,但也阻斷魚類洄游及縮短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間。興建魚道跨越堰壩,以維護水域生態,是世界先進國家共同的課題。

陳樹群研究團隊與水利署水規所,針對台灣堰壩的魚道缺失進行調查,廣為分析台灣特有種魚蝦類的生態行為,提出新型魚道的設計觀念,此款魚道分魚骨區、休息區與水道區三部分。

魚骨區因造型順流特性,底部具減緩流速功能,能強化排砂效果,隨著流量增加,排砂效能更佳,休息區提供魚類短暫休憩與躲藏;水道區則促使魚類順利上溯。魚道依不同水流特性,滿足多樣化魚蝦類上溯使用。10610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