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犧牲換來水泥橋 教育工作者發光發熱

2017/10/6 17:13(10/6 18:1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6日電)花蓮縣鳳林鎮山興國小老師張箭、鄧玉瑛40年前不幸溺斃殉職,今舉行追思會。當年一起渡溪的老師鍾美月追憶,她說,兩位老師的犧牲,換來水泥橋;留下來的生命更要發光發熱。

今年8月從南投縣炎峰國小校長職務退休的鍾美月說,今天緬懷張箭、鄧玉瑛兩位老師,希望喚起社會尊師重道;自己在教育工作40多年無怨無悔,但此一事件卻是心裡永遠的痛。

她說,當年位於鳳林鎮山興里的山興國小,老師大部分住在鳳林鎮,每天要騎腳踏車或機車前往學校,然後將代步車停放溪邊再橫渡花蓮溪。

1977年10月6日黛納颱風侵襲過後,花蓮溪水暴漲,張箭、鄧玉瑛、鍾美月、陳國義、林寶炫、陳素娥6位老師,手牽手結伴渡溪。由於大雨過後溪水湍急,半途中,張箭及鄧玉瑛失足被滾滾洪流沖走,另4人也險些滅頂。

鍾美月說,在山興國小任教時,幾乎所有老師都會準備乾淨衣物放在背包裡渡溪到校。張箭及鄧玉瑛兩人被沖走,餘下的老師打著赤腳沿溪尋找,還看到一個渡船人,經詢問他說,沒看到人,但有看到兩個背包。

參加追思會的退休老師陳素嬰特別找出老照片,她說,當年要到山興國小上課,須橫渡花蓮溪,當年花蓮溪沒有橋,頂多是竹木便橋,一遇洪水便沖失,偶有小舟,需自己操划,可見當年偏鄉教育工作者需冒著生命危險到校上課。

鳳林鎮長蕭文龍說,為紀念張箭、鄧玉瑛兩人事蹟而於1978年完工的「箭瑛大橋」,經過近40年,大橋也垂垂老矣。在花蓮縣政府向中央爭取下獲得花東基金挹注新台幣4億2700萬元重建,側引道也獲交通部公路總局1億3900萬元改善,相信完工後將給鳳林鄉親安全的路。10610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