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助顱顏缺損兒有自信 家長態度最關鍵

2017/11/19 12:55(11/19 14: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9日電)24歲高新畬有小臉症,歷經多次手術、忍受戴拉長顎骨的矯正器,才讓左右臉頰對稱。她樂觀面對容顏缺陷,最大支持力量來自媽媽,家長正向面對,能幫孩子走出陰影。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今天舉行「106年顱顏家庭年會暨獎學金頒獎典禮」,有85個顱顏家庭,共184人抱著回娘家的心情歡欣參與,並藉此嘉獎、鼓勵顱顏青年努力向學。

獲獎的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的高新畬,出生即罹患左右兩邊臉頰明顯不對稱的小臉症,為了矯正臉型,曾在幼稚園、大二分別戴過2次矯正器,大二這次更是長達半年。

矯正器架在臉上非常明顯,總會引起路人關注,但更讓高新畬痛苦的是每天都必須調緊矯正器,拉長組織,讓兩邊的臉逐漸對稱。每次轉動螺絲就感覺皮膚、骨頭、肌肉被扭轉,痛徹心扉也不足形容。

高新畬的媽媽陳鳳玉每天都要幫女兒轉矯正器螺絲,她受訪時說,每次看到女兒痛得聲嘶力竭,都覺得非常痛苦,但想到「這樣是為了讓孩子變更好」,也就強忍著傷心,女兒也非常堅強、獨立,他們目標一致要「扭轉」小臉症的人生。

「很慶幸自己沒有因為一邊小臉的關係,就對人生感到悲觀」。高新畬表示,每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總是會有人問起她的外表;從一開始的不知所措、難以啟齒,到後來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應對方式。

高新畬說,一路走來也發現,只要自己不過於聚焦在臉部的不一樣,別人也會忽略這件事,且反而有機會更認識彼此,而不是只停留在臉部給人的第一印象。

陳鳳玉是培養女兒樂觀自信的一大功臣,她說,新畬面對外人的眼光難免也會洩氣,她都會鼓勵女兒,「我們無法阻止別人不看、不問,但我們可以正向看待」,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將來變更好,只要把握初心,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

家庭的陪伴,對顱顏缺損的孩子很重要;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擔任志工的陳鳳玉說,曾聽聞一名小耳症的個案,家裡的長輩非常不諒解「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孩子?」如果有人打電話來找孩子,會直接說「叫那個小耳的來聽電話」。更常見的是,男性比女性更不能面對孩子的缺損,選擇逃避、不面對,也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失去支撐。

陳鳳玉表示,當她發現孩子有半邊小臉症時,也曾經跌到谷底,但事情發生了,只有勇敢面對。家長、親人的態度會大大影響孩子,唯有大人理解、接受現狀,陪著孩子面對難關,多陪孩子參加活動,增加社會參與,孩子才有更多機會迎接新生。10611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