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被蛇咬別吸蛇毒 認清外觀速就醫

2018/4/4 09:2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4日電)台灣每年約有千人以上遭毒蛇咬傷,疾管署提醒,遭蛇吻務必認清蛇的外觀並速就醫,千萬別割開傷口、也別用嘴巴吸蛇毒、冰敷,以免傷口感染、組織壞死。

台灣氣候溫暖潮溼,適合蛇類繁殖。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遭毒蛇咬傷的案例每年從3月開始上升,到7、8月達高峰。

國內較常見毒蛇依毒性及咬傷後的症狀,可區分為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青竹絲(赤尾鮐)與百步蛇;神經性毒的眼鏡蛇(飯匙倩)與雨傘節,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遭出血性毒蛇咬傷,傷口包括局部紅、腫、熱、痛、瘀青、皮下出血外;若蛇毒量多,通常在被咬5分鐘內,立即會發生嚴重灼痛,並圍繞毒牙痕中心開始腫脹。

一般而言,神經性毒蛇咬傷傷口較少出現嚴重的腫痛,但會有全身神經問題,如自咬傷處出現麻木感,其後逐漸會眼皮下垂、口腔周圍麻木、瞳孔放大、口齒不清、吞嚥困難、肢體麻木、全身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狀。

蘇家彬說, 民眾如不慎被蛇類咬傷,一定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記得毒蛇外觀特徵,且脫掉身上飾品,避免肢體腫脹。咬傷後包紮應包在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且保持冷靜、儘速就醫。

常有民眾誤以為被蛇咬傷,應儘速以口吸出蛇毒;蘇家彬說,千萬不要自行割開傷口、不要用嘴吸出毒液,避免進一步感染;且也不要冰敷,以免組織壞死;不要喝酒或刺激性飲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甚至有人迷信治蛇毒偏方、自行買藥治療結果延誤就醫,都可能釀成憾事。

疾管署也提醒,民眾至山區掃墓、賞花、登山、郊遊時,應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進入樹叢及草堆,要打草驚蛇,勿翻動中空林木或石塊,並避免在蛇類最活躍的夜間、日出及雨過天晴等時段,在蛇類出沒的地方逗留。

根據疾管署統計,每年平均供應量分別為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約3000瓶、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約1100瓶、抗百步蛇毒血清約240瓶、抗鎖鏈蛇毒血清約40瓶。

目前全國約有250家醫療院所儲備抗蛇毒血清,民眾可透過疾管署「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系統」(網址:https://mis.cdc.gov.tw/PLC/PLC_QR001.aspx),以所在縣市及抗蛇毒血清種類為篩選條件,瞭解鄰近醫療院所聯繫方式及儲備抗蛇毒血清的情形,以利緊急救護需求。(編輯:黃瑞弘)10704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