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醫療本質是關懷 病主法可望助醫找初衷

2018/7/16 10:34(7/16 15:2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6日電)醫病互動冷、看病只看3分鐘常被詬病;有專家說,關懷是醫療本質,但許多醫師忘了,連跟病人親切打招呼都忽略,更難傾聽陪伴。推病主法、重建醫病溝通,可望助醫者找回初衷。

60餘歲張女士未婚、獨居,不料因罹患骨盆腔內癌,生活大受影響。她到台大醫院看家庭醫學部主任蔡兆勳的診時坐在輪椅上,雙腿浮腫如象腿,臉上表情坐立難安,痛苦地連話都說不出口。蔡兆勳立即安排她住院。

住院2天後,蔡兆勳查房,竟看到張女士笑臉盈盈。蔡兆勳大感意外,問張女士:「妳本來這麼痛苦,怎麼現在會笑了?」結果張女士說,在醫院接受安寧團隊照顧,「有被愛和被關心的感覺」,當然笑得出來。後來她也在居家安寧團隊和朋友的陪伴下在家安詳辭世。

根據病人自主權利法,醫療機構或醫師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時,應提供病人緩和醫療及其他適當處置。病主法要順利推動,最終核心仍是社會對安寧緩和醫療的正確認知。

蔡兆勳受訪時說,10多年前在一場國際研討會,斗大的標題寫著「用安寧緩和醫療改變社會與人類的生活」,回憶以前和病人談安寧時常被拒絕,認為「安寧只是等死」,當時他很懷疑,要怎麼透過安寧改變社會。經過多年的個案驗證,他肯定這句話的真諦,如多年前遇到的那對父女,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個病人是個老榮民,和有精神疾病的女兒相依為命,因病況嚴重,老父離死亡不遠,但女兒的狀況更讓醫護團隊擔心。如果病人照顧不好,女兒喪父悲傷情緒嚴重,可能忽略治療,讓精神疾病復發,甚至必須住院或離家療養,生活會因遭遇死亡經驗而崩潰。

透過安寧緩和醫療團隊的細心照顧,老榮民走得安詳,女兒心情安穩,還能在家裡好好生活。她的手很靈巧,喜歡刺繡,還送了一幅作品給蔡兆勳,感謝他對父親的照顧。

蔡兆勳常用這個例子教育學生,安寧緩和醫療確實能改變人的生活並帶動社會往正向循環,「每個人都會死,但喪親的悲傷影響深遠,如果難以平撫,對家庭的影響愈大。若社會中許多家庭都處在悲傷,社會當然就不健康」。

靈性照顧聽起來抽象,但蔡兆勳解釋,醫療照護的本質是關懷,「傾聽、觸摸、溝通、同理、社會支持,達成彼此信任的關係」;臨床觀察, 很多醫病的互動都相對冷漠,很多醫療人員總是戴著口罩、和病人隔得遠遠地,病人不易感受到醫療的善意。

蔡兆勳長期投入醫師的人文關懷教育,他坦言,「非常難教」,年輕醫師相對重視高科技醫療,「溫馨關懷」、「溝通同理」或許對他們感覺太抽象。他只好精選「蔡10點」,闡明和病人互動、建立關係的技巧,第一點就從「親切打招呼」開始學。

蔡兆勳說,不只和病人打招呼,也要跟病人家屬、朋友甚至看護,都要貼心的問候;之後要「拉近距離」,把病人帶到身邊來,看著對方、仔細傾聽,讓病人把話慢慢講完,在不知不覺間和病人「搏感情」,醫病的互信基礎就穩固,後續的醫病關係自然會和諧,病人和家屬都能安心,醫師也有好口碑。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也說,現在的醫師大部分沒有傾聽能力,「看病也只是看到疾病,沒有看到病人和家人」,寧願花很多時間做過度的檢查、過度的醫療,但沒有時間仔細聽病人或家屬的心聲。

黃勝堅在市聯醫推「同理心」運動,因每個人都有被同理的需求,且最有價值的醫療就是病人的舒適尊嚴,不只是病人好,連病人的家庭都被照顧到。

但起初很多醫師反彈,覺得「沒必要、浪費時間」,不認為家庭變好是醫療的目的。直到有醫師也變成病人或病人的家屬,才體會黃勝堅的用意。唯有需求被傾聽、心情被同理時,身心才能兩安。

「穿白袍者,最貼近死亡,應該向死亡學習。」黃勝堅說,有接觸安寧緩和醫療的醫師都知道向病人學習提供醫師反省的機會,學到要活在當下,要及時道謝、道愛和道歉,不要等到末期才進行。當醫師有反省力,社會也會有進步的力量。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安寧緩和醫療和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動,有助深化善終品質和病人自主,醫事人員的相關訓練會再向下扎根,在PGY(Post Graduate Year program,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就會納入,期盼未來每個醫師都有概念,成為臨床常規的一部份。(編輯:張芷瑄)10707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