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見證先民開發史 新店最古老土地公流浪

2018/5/4 12:04(5/4 14: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4日電)有239年歷史的十四張「斯馨祠」,是新店地區最古老的土地公廟,舊廟石雕瓦狀紋飾屋脊相當特別。不過,原屬於福德正神的土地遭徵收,原應該庇佑鄉里的土地公只能暫時流浪失所。

新北市新店十四張斯馨福德正神信眾會副主委陳朝元今天受訪表示,土地公「斯馨祠」從捐獻碑記載的歷史可追溯自1779年(清乾隆44年)創建。廟內鑄於1783年的香爐,是代表土地公廟確切歷史的證據,是新店最久遠的土地公廟。

有239年歷史的「斯馨祠」,因興建環狀捷運原有土地遭徵收,成為流浪土地公。目前暫時奉祀在新店民生街捷運南機廠橋墩旁。原來廟旁的老榕樹,被捷運局移植後只剩下一棵存活。

隨斯馨祠不斷發展,1936年成立「瓊林社」北管的曲館,每逢神明誕辰陣頭熱鬧非凡,迎神賽會子弟戲粉墨登場,對地方文史有重要意義。因土地公流浪,現在神將大偶只能暫堆在貨櫃屋頂,陳朝元替土地公抱委屈說:「原有的大地主,現在卻要住在違章建築裡,神明的土地政府都要搶去。」

陳朝元說,斯馨祠原有的土地產權屬於福德正神,但以往沒有登記成立管理委員會,土地無法過戶,直到遭徵收時仍是「神明的土地」,地主產權是土地公,但卻遭政府強徵收原舊廟的百坪土地,200多年歷史的十四張土地公,面臨無家可歸窘境。

陳朝元受訪表示,以往還一度提議要將新店的土地公遷移到三峽,相當荒謬。未來將遷移至中央新村的歷史公園預定地,只剩30坪可蓋新廟,計畫興建「廟中廟」,但政府徵收費沒有撥下只能募款,他希望新北市府專案處理。

新店十四張「店仔街」是新店最早開發的地區,清代河運發達下,可由新店溪直達街區。斯馨祠就位於店仔口,見證先民的開墾,原是都會區保留最後一塊農業區淨土,200餘年發展史的歷史縮影,因捷運開發而消失。

前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今天參訪斯馨祠,陳朝元介紹上面刻著「吉乾龍肆拾肆年」與捐助銀元信士芳名的捐獻碑,附近七張、十二張、二十張、寶斗厝的土地公,都是由斯馨祠分香出去。以往這塊石碑還被拿去當豬舍墊底的地磚。

在侯友宜上香祈福後,陳朝元向他介紹,劉氏家族在1925年新店大水後重建斯馨祠,取劉禹錫的「陋室銘」的名句意涵。另「斯馨」的台語讀音和「思鄉」相同,代表著移民對家鄉的思念情感。

侯友宜在市議員陳儀君等陪同下,逐一瞭解看板上的介紹,以瞭解十四張的歷史沿革,還向市議員劉哲章開玩笑說,當年先民的捐獻石碑上,劉氏不多,現在要多捐獻一些。

對於將來新廟只有30坪,沒有廟埕,侯友宜聽取陳朝元抱怨後表示,廟小無妨,只要靈驗自然香火旺盛。(編輯:梁君棣)10705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