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寧靜海面藏危險 夏日戲水最常忽略的3大地雷

2018/8/3 15:32(2023/8/26 10:4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炎炎夏日,正是海邊戲水消暑的好時節,但可別輕忽其中暗藏的危機。(中央社檔案照片)
炎炎夏日,正是海邊戲水消暑的好時節,但可別輕忽其中暗藏的危機。(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夏天溺水事件時有所聞,就在才剛結束的7月,有一名女子在綠島潛水溺水、一對澎湖小兄妹趁大人不備之際,前往海邊戲水遊玩卻釀成一死一傷的悲劇、一男子在仙女瀑布為救兩名溺水友人疑似體力不支而溺斃。你是否清楚戲水時該如何避開危險?又是否了解台灣哪些地方是危險海域?請跟著中央社一起避開水域地雷,快樂玩水!

讓我們先來看個數據:2017年共有848人發生溺水事件(含獲救),6至8月是高峰,其中有132人都是因為戲水、垂釣、潛水等常見的休閒活動而溺水;另外,你可能想不到的是,當中還有7人因救人而溺水,甚至有2人因此不幸死亡。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數字告訴我們,溺水事件年年發生,而且就在你我身邊。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真的留意過水域安全?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地雷一:再幾步就是海底懸崖 陡降型海灘

花蓮七星潭、高雄旗津、宜蘭內埤等海岸屬於「陡降型海灘」,不少遊客可能以為岸邊不深因此輕忽危險,但其實在離岸十至數十公尺之外地勢陡降,甚至有深達百公尺的暗溝。而這樣的暗溝地形會出現「反捲流」,長浪一來,很容易把人捲到外海。

地雷二:平靜水域隱形殺手 離岸流

石門白沙灣、墾丁南灣還有現已被關閉的沙崙海水浴場都是會發生離岸流的海岸,不止這幾個地點,許多沙灘或沙質水域看似風平浪靜,但離岸流強大的拉力常讓人無力游回岸上而發生溺水意外。

最好辨識離岸流的方法就是看海面的浪花,若發現海面上有兩側近距離的白色破碎浪花,中間卻無白色波浪,該中間區域極可能有離岸流。若誤入離岸流區域,可沿著平行陸地的方向稍微游一點距離(如下圖所示),就可以脫離。若不擅游泳或體力不夠,應盡量漂浮等待救援,千萬不要緊張而奮力抵抗水流,反而耗盡體力。

雙箭頭所指、白色浪花之間看起來沒有浪花的地方,是離岸流所在的危險區域。(圖取自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www.noaa.gov)
雙箭頭所指、白色浪花之間看起來沒有浪花的地方,是離岸流所在的危險區域。(圖取自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www.noaa.gov)
脫離離岸流的技巧,是由平行陸地的方式往離岸流的兩側游開。(圖取自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pweb.cwb.gov.tw)
脫離離岸流的技巧,是由平行陸地的方式往離岸流的兩側游開。(圖取自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pweb.cwb.gov.tw)

地雷三:不怕海洋刺客來襲 瘋狗浪

東北角海岸常有瘋狗浪發生,盡量避免浪大時進行任何岸邊活動。(中央社檔案照片)
東北角海岸常有瘋狗浪發生,盡量避免浪大時進行任何岸邊活動。(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灣沿海以東北角海岸發生瘋狗浪的次數最多。基隆外木山、新北市三貂角、還有台中清水北防沙堤等地都是榜上有名的危險海域,常有釣客在此遇難。據統計,過去15年來,每年平均25人因瘋狗浪而落海。

瘋狗浪往往與「湧浪」有關。湧浪是從遠處傳來的波浪,波長很長、坡度平緩,因此難以察覺。但湧浪進入淺水區後會破碎,轉變成驚人衝擊力,將人或車沖刷入海。要避免遭瘋狗浪捲走,除了多注意沿海是否有長浪發生,也千萬不要站立在常有波浪打上的礁岩。

小叮嚀:大雨後水質糟,別輕易下水!
人們常覺得下雨後的空氣是清新的,但下過雨的海水可不是這麼一回事。海水水質平常多為優良等級,但大雨、颱風會將沿岸廢污水沖刷至海邊,大腸桿菌群可能增加數百倍,腸球菌群則可增加數十倍,讓水質變成「不宜親水」等級,因此,大雨後請等待3天,水質回復正常,再去海邊玩水吧。

溺水了,這樣救人或自救!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救人篇

第一式:大聲呼救,吸引旁人注意
第二式:打110、119、112(急難救助)、118(海巡署緊急服務),請求專業人員支援
第三式:利用竹竿、樹枝等延伸物,於岸上實施救援
第四式:拋送球、繩、瓶等漂浮物,幫助落水者漂浮水面
第五式:利用船等大型浮具,划到落水者附近

不管哪一招,就是沒有「下水救人」,切記勿貿然下水!

自救篇

重點一:不驚慌

保持冷靜,同時觀察環境,利用身上或身旁可增加浮力的物體,例如寶特瓶、樹枝等物,或是脫下身上衣物,從頭後往前拋,讓衣物充滿空氣形成浮具,讓口鼻離開水面,以待救援。

重點二:留體力

長時間留在水裡容易遇上失溫、疲勞等狀況,因此需要盡可能以最少的體力,在水中維持最長的時間,而放慢呼吸頻率有助於放鬆肌肉,可利用仰漂或水母漂姿勢延長待救時間。

拆解完海邊戲水的地雷後,你是否更加地認識這些威脅安全的危險因子了呢?無論是陡降型海灘形成的反捲流、看似平靜卻頭也不回的離岸流,或是像瘋狗一樣朝著岸邊狂咬的瘋狗浪,都潛在於不同的海岸類型以及天氣、海象之中,任誰都不可掉以輕心;意外發生時也要掌握冷靜不驚慌以及保留體力的原則,才能夠遠離鬼門關,並且快樂戲水、平安回家。(實習編輯:吳亭霓/謝宜臻)10708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