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海外新聞路 二度親歷英美恐攻

前駐紐約、倫敦特派記者,駐倫敦副主任記者退休

黃貞貞

黃貞貞拍下世貿中心遭衝撞後,爆炸引起濃煙的畫面。(中央社檔案照片)

我和中央社的緣分始於大三暑假到國內新聞部實習,與不同路線記者採訪新聞,了解採訪實況及編輯台運作,是十分寶貴的經驗,堅定我日後從事新聞工作的決心。

畢業後加入中央社,1991年赴美攻讀碩士,學成後重返中央社,經當時國內新聞部主任李清田建議,擔任外交記者,期間最重要的獨家新聞,就是專訪當時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貝霖(B. Lynn Pasco),暢談美台雙邊關係與國際情勢,內容深入翔實,獲國內各媒體刊登並跟進,專訪成效斐然,備受貝霖與AIT新聞官及發言人郭瑾(Jennifer Galt)肯定。

1996年參加社內甄選考試脫穎而出,隔年出任中央社第一位常駐紐約華爾街特派記者,除了採訪財經新聞,也負責紐約重大新聞。

目睹911恐攻大樓崩塌 見證紐約人情

派駐紐約期間,我租賃的公寓位在曼哈頓中城,距離著名的場館麥德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只有約10分鐘的路程,因為工作需要,經常到位於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採訪。

2001年9月11日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是我在紐約最驚心動魄的新聞事件,事發當天上午原訂到被攻擊的世貿中心旁的金融中心採訪,早晨在家觀看電視新聞時,看到被劫持的第一架民航飛機衝向世貿大樓,剛開始還以為是好萊塢的影片特效,由於這是美國史上首宗大規模的恐怖攻擊,一開始資訊相當混亂,不論是美國政府或媒體都不清楚事件真相。

基於記者本能,我決定馬上出門到出事現場了解狀況,從位於34街的住處一路向南走,走了10多條街後被警察攔阻,盤問我的身分,不准我再繼續往災區方向前進。就在那裡,我親眼目睹第一座被攻擊的世貿大樓崩坍,一旁的路人連連大喊Oh My God,難以置信眼前所見,怵目驚心的畫面,至今歷歷在目。

世貿中心是當時紐約最高的大樓,許多行動電話的收訊台都設在那裡,兩座大樓崩塌後,許多人無法使用手機,中央社辦公室的網路也斷線,我看到路邊的公共電話前大排長龍,排隊者個個神情焦慮,急著向家人報平安,凝重的空氣四處彌漫,人們不知何去何從。

擔心恐怖分子還有下一波攻擊,通往曼哈頓的車行隧道中午以後全部關閉,大眾運輸全面停駛,住在郊區的人只能從曼哈頓步行數小時回家。

一位在華爾街採訪的媒體友人轉述,她當時正在曼哈頓下城前往紐約證交所的路上,發現天空突然變得陰暗,許多紙張從高空飄落,還有許多粉塵碎屑不停掉落,回家後她身上的灰屑一直很難洗掉,研判有可能是大樓爆炸後高溫燃燒的骨灰,對於能平安脫險,她直言自己很幸運。

我在後續採訪時,發現生死的確在一線之間,有人因為塞車,錯過上班打卡時間,原本懊惱上班遲到將被主管責罵,沒想到竟救了自己一命;一位在華人社區相當活躍的台灣僑胞,兄長在911當天到世貿大樓洽公,卻因恐攻而天人永隔,連想舉辦喪禮都沒有遺體,說到傷心處不禁痛哭失聲,令我心有不忍。

恐攻後我和分社另一位同事曾志遠分頭採訪,為了能儘快傳稿子和照片回台北總社,紐約分社的主任王應機洽詢美國媒體,借用他們的設備傳稿,但不便長時間待在同業的辦公室,只能先在分社內盡力集中火力寫好稿和拍好照片後傳回總社。

雖然每天工作疲憊,但恐攻並未使我對自身的安全感到憂心,尤其恐攻後紐約街頭出現大量荷槍實彈的警察,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讓我感到安心,當時每天想的事,就是挖掘更多的故事。

我還發現,平日冷漠的紐約客頓時溫暖了起來,見面時彼此問候是否一切安好?甚至有商家貼出標語,寫著「我們是有禮貌的紐約客」,登記結婚的情侶人數更是暴增,原因是,911事件讓他們了解人生無常,應把握當下。

親歷倫敦七七爆炸案 媒體展現自制

2002年奉派回台北總社,先擔任國內新聞部生活組組長,之後轉任商情新聞部財經組組長。2005年派駐倫敦,全方位採訪英國重要新聞。

到倫敦履新未久,7月7日爆發英國首起連串恐怖攻擊,地鐵與巴士接連傳出爆炸,造成近60人死亡,震撼全英國。

目睹過紐約恐攻民眾的驚慌失措,英國政府與民眾面對恐攻的反應相對冷靜,警方和相關單位在調查過程中,以公眾安全優先,提供媒體與社會大眾需要的最新訊息,而媒體刊登相關新聞時也多展現自制,未大量使用諸如受害者屍體血肉模糊的照片,令我印象深刻。

在外籍記者協會主辦的記者會上,我詢問倫敦警察局長布萊爾(Ian Blair)為何英國人在恐攻現場能冷靜以對?我清楚記得他說,一方面是英國的民族性,不喜歡公開展現情緒,另一方面是英國過去長時間遭「愛爾蘭共和軍IRA」攻擊,對恐攻並不陌生。

如果比較CNN和BBC新聞主播的播報方式,你就可以很清楚發現,不論是多嚴重的事件,英國人習慣性以淡定的方式,不帶自己的情緒表達。在恐攻的事發現場,受害者即使血流如注也沒有呼天搶地的哀號,警察很慎重地圍起屏障,醫護人員專注救治傷者,一切循序進行,這種出乎我意料的冷靜,也感染到現場採訪的記者。

製造社會恐慌與對立,正是恐怖分子的企圖,情報單位無法確定是否會有下一波的攻擊,英國政府看清了這點,呼籲民眾不要受恐攻影響,繼續過正常的生活,地鐵與其他大眾運輸沒有考慮加裝金屬檢查器,取而代之的是宣導民眾提高警覺,注意身邊可疑的人,任何沒有人看顧的行李和包包,一定要馬上通報移除,直到現在,皆是如此。

七七爆炸案後,黃貞貞拍攝到英國警察進駐地鐵站的情形,這是二戰以來,英國警方動員人數最多的行動。(中央社檔案照片)

英美國情大不同 特派生涯挑戰多

在美國的求學經驗幫助我很快適應紐約的生活,掌握與美國人工作互動的技巧,多數美國人喜歡直來直往,如果不願意或不方便受訪,也會坦白以告。我特別記得有一次想採訪一位股票交易員,談談當時火熱的網路股投資,他直白表示,與其花時間接受我採訪,還不如炒股,可以賺更多錢。

多數的美國單位和企業設有媒體連絡人,只要有採訪需求,他們大多會盡力協助;相較之下,英國人不喜歡說不,認為這樣表達對他人不禮貌的思維,使我初抵倫敦工作時吃足苦頭,嚴重耽誤工作進程。

英國許多企業及單位仰賴公關公司,媒體、特別是外國媒體要採訪,必須先過公關人員這關,不夠專業、懶散及對媒體大小眼的公關人員經常壞事。為了達成總社交付的任務,我必須花很多時間和精力與這些公關人員周旋,提出可以創造「雙贏」的對策,對英國人來說,對他們無益,不會加分的事,沒有必要做。

記得一位南非駐英記者想採訪白金漢宮的年度夏季開放活動,新聞連絡人員明白告訴她,南非不是他們行銷的重點國家,她的採訪順序被放到後面,這就是典型的英式思維,有利益一切好談,否則免談。

海外記者的成長之路

隻身一人在海外奔波奮鬥,特別感謝當年駐英代表處新聞組組長陳天爵與祕書黃炎霖的鼎力相助,尤其總社要求我必須到現場採訪參加溫布頓網球賽的台灣選手,熱愛網球的黃炎霖傾囊相授職業網球專業知識,使我能快速掌握觀賽重點,達成採訪任務。

隨著科技進步,在海外擔任特派員,不僅要採訪寫稿,也要拍照,之後並被要求要做影音新聞,和台灣其他媒體相比,中央社特派員的工作量遠高於同業,不過也因為中央社在全球各地的影響力,採訪到的獨家新聞瞬間被海內外媒體刊登使用,這種成就感,實為過癮。

中央社邁向100年,是重要的歷史里程碑,很榮幸也很感恩,在中央社海外工作的日子,大開了我的世界觀,使我的人生充滿回味無窮的精彩故事。

1924年,中央社在風雨中起步,歷經淬鍊,轉身為國家通訊社至今。百歲紀念冊《中央社100年:自由永續之路》,收藏一世紀的記憶精釀,傳承時代故事、揭祕新聞現場,更在數百萬幀照片中精選123張經典呈現。邀您共同見證台灣的民主發展、自由永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