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從新學素描 Penny老師享受和自己對話過程
(中央社財經訊息服務20250917 11:18:45)

得勝者文教英文科老師Penny(林芳如)50歲那年為了陪女兒學畫畫,自己也拿起畫筆從新學習素描,到現在已經5年,由於作畫時形同和自己對話,她很享受這樣的過程。她畫室的同學多數是中學生,他們像初生之犢一樣敢於下筆,相較於自己因為怕畫不好或畫不像而猶豫不決,年輕學生的表現讓她耳目一新。
Penny當年讀研究所時,曾學過素描,但幾個月後,因為課業繁忙等因素而中斷,但那個火花並未完全熄滅。5年前,她9歲的女兒想學畫畫,但個性又怕生,需要她在一旁陪伴,因此就找了一間可以混齡學習的畫室,兩人一起學,一直到現在,其中幾年疫情期間則透過視訊上課來學習。
Penny說,她和女兒一起到畫室學習,但她不是來監督女兒的,而是很認真的投入作畫。在畫室裡面,女兒就坐在她旁邊,但她上課時不會跟女兒講話,而是很專心做自己的事。她50歲學素描,從最基礎的了解色彩深淺及畫石膏像開始,也發現學習一樣新的東西,基本功很重要。
在畫室裡面,有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或大專的學生,但整體中學生占多數,Penny在其中算是年紀比較大的。不過,她看到許多年輕同學很敢表達,下筆很快,沒有在怕的,就像初生之犢,這讓她很受刺激。
Penny指出,她作畫的時候,常會害怕畫出來不像或不是想要的樣子,而陷入擔心,然後不斷改來改去,在同一地方花多時間,最後卻沒有進展。而年輕同學展現出「沒在怕」畫風,相較之下,她看到自己恐懼、害怕或想太多。
Penny從馬、狗、兔子、鳥、花等動植物一路畫下來,發現自己最適合畫人,因為看到人時會產生想像,挑戰性也比較大。過去她畫過自己的女兒吃冰淇淋,女兒看了後很高興,母女也一起討論之前一起去日本玩吃冰淇淋的情景,勾起很多回憶。她因為跟畫中的主角有感情上的連結,讓這幅畫更具意義。
Penny曾是建國中學的英文科老師,跟前校長徐建國共識多年,在他退休時,她決定畫一幅人像素描送他,以做為退休禮物。不過在之前,她並未告訴徐建國要送他素描畫作,因為她不知道能否畫得成。
Penny在建中官網上,找到一張徐建國穿西裝很帥氣的照片,她花了3個月的時間才將素描完成,裱框以後,送到徐建國新任職的私校給他,兩人還聊了好久,徐建國對於這幅畫作的感受是「原來我也可以是這個樣子」,他很感動,這也開啟他們兩人後來持續保持聯絡,過年過節會彼此問候一下。
Penny說,畫素描過程就是在反應當下的心情,如果不平靜、很焦躁,怎麼樣都會畫不順、畫不好。而作畫也是一種和自己對話的過程,讓她可以可更誠實的面對自己。她50歲後從新學素描,在學校內,學生認為她是有在學習、比較有趣的老師,不是只為考試而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