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後生》,是一齣從頭到尾都在問問題的戲,不只對京劇、對傳統藝術的未來提出精準扣問,更直指現代人在理想與現實間掙扎的矛盾……
明華園戲劇總團重製經典劇作「界牌關傳說」,由當家小生孫翠鳳領軍,攜手明華園藝術家族新生代演員共同演出;孫翠鳳說她超級開心,「因為全都是青春的肉體與我一起表演」。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場版,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礦工畫家洪瑞麟特展,侯文詠「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
聖‧克萊爾能夠在一個交響樂團擔任音樂總監35年,屹立不搖,持續帶給社區與世界新活力,即使不在國際樂壇當紅炸子雞之林,但他不曾消失的熱情,已經在古典音樂史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椰棗在埃及,不僅是一種美味營養的水果那麼簡單,椰棗果和椰棗樹不僅深植於埃及的歷史和文化中,其價值和地位也持續以豐富的面貌,深刻反映和體現在埃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這場別開生面的劇場,不管詩人在場或不在場,詩都是要傳唱的,都是要撥弄心弦的,都是要野蠻生長的,然後跳脫文字的牢籠,長出自己的姿態……
立陶宛冬季冗長,過去缺乏冰箱保存,於是人們以鹽醃製食品,再經煙燻脫水,不僅能延長保存至冬季食用,也方便遠途運輸,以出口到歐洲其他地區。久而久之,煙燻不僅是保存手段,更演變為一種飲食傳統。
歌手和音樂是撐起演唱會的骨幹,視覺設計是血肉,邱煥升用動畫為演唱會增添靈魂,召喚觀眾進入歌詞與音樂的幻境裡,看見異象,也進入烏托邦……
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五月天,一生至少也要看過一場五月天,五月天演唱會御用團隊「必應創造」的視訊設計組,像施魔法般把音符轉為一幀幀影像,讓歌迷用耳朵記住聲音,用眼睛烙印回憶。
3個大學同學誤打誤撞為蘇打綠演唱會操刀影像視覺設計,以為燈暗後就劃下句點,沒想到一踏入就是15年,成為蘇打綠、五月天演唱會視覺推手,闖出一片天。
在土耳其,已仙逝的聖索菲亞名貓葛莉曾是擁有數十萬人追蹤的IG網紅,另一名慵懶貓比利過世後,眾信徒還立銅像紀念,讓牠爽臥人行道、看破俗世的姿態永留人間,完整了伊斯坦堡貓隻圖鑑……
去年中某一天的某一場記者會,其中一位立委范雲因應疫情隔離,所幸科技進步,實體露面不是大問題,用視訊即時連線代替實體出席。但大合照時要怎麼安排畫面?
透過吉米.伯納多的鏡頭與郭佳雯的文字,看見收容中心裡的生靈,牠們的眼神或者深邃,或者遙遠,或者帶有一絲無辜與幽怨,一旦看見了就很難忘記……
返鄉或出走的藝術創作者,可能自詡為隨風瓢揚的蒲公英種子,也或許只是為了止飢溫飽「逐水草而居」。所有的遷徙漂浮,正是再次離開已然熟悉的他鄉居所,起身追尋藝術心靈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