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冬季冗長,過去缺乏冰箱保存,於是人們以鹽醃製食品,再經煙燻脫水,不僅能延長保存至冬季食用,也方便遠途運輸,以出口到歐洲其他地區。久而久之,煙燻不僅是保存手段,更演變為一種飲食傳統。
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週間幾乎每天都有公開活動,屢屢利用這些場合接受媒體提問,也多次在空軍一號與媒體記者對話,被形容為美國史上「最透明、最平易近人的總統」,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請看中央社駐華盛頓特派記者的報導。
黃武山帶著「山宛然」跑遍全台200多所國小,當初在國小校園裡被布袋戲電到的小學生,如今在各處校園裡用布袋戲電小學生。
1960年比屬剛果獨立前後,滿載家鄉期望的剛果人來到布魯塞爾留學,卻因白人歧視而很難租到房子,1961年在慈善團體協助下興建了「非洲之家」宿舍,圍繞著生活所需的商圈便開始成形……
我們到底在吃烏魚子?還是在咀嚼現實?
90+組的蒙古阿公,與其他80+組的阿公們一起同場競技,蒙古阿公自起跑就一路領先,在抵達終點前還加速衝刺,驚得我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茫茫人海中一個小身影抓住了我的目光,因為他的表情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這場記者會的主角只給你幾秒拍下站定位的帥氣畫面,老是暴衝,不在乎自己是否上相,社交距離的遠近由它們決定……
書法藝書家董陽孜才剛受邀到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展出,這是書法史上絕無僅有的紀錄,華文圈盛行千年的書法藝術,被西方藝術殿堂奉為經典,且以高規格對待。
自年少自學書法至今數十年,早年製作三台聯播的《中國書法》節目及華視《每日一字》節目外,76歲書法家張炳煌長年投入數位書法領域,見證網路興起到嘴裡也高喊元宇宙,世界很快,他眼光更遠,想著當代書法下一步怎麼走,只因「如果到最後只剩我一個人寫字,那不是很沒意思嘛。」
以俯視角度往下看,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有如五方篆印矗立於綠地中,這是全台唯一以書法為主題的藝術場館,在連親筆寫字都難得的現在,館方3年來持續實踐書法於當代的可能性,而「藝術」是最大解方。
年年頒獎,幾家歡樂幾家愁,錯過了獎項不需要否定自己,但想要得獎自我肯定,也是人之常情。
「AI內閣」開記者會,場佈階段,人工智慧未及上場,「工作人員」智慧先派上用場。
從〈春光關不住〉到〈春光閘袂離〉走了超過半世紀,它不是單純為台語文而台語文,而是要更多人記得曾經有一位勇敢的作家,不因自己的力量微小而放棄抵抗暴政,日子再苦,也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