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台灣嘻哈發展放在近代史脈絡和全球地圖上來觀察,會有很不一樣的發現和感觸
走過2019,隨著上一代的前輩們正式放手,台灣的下一個舞壇中堅世代,真的「成年」了
學到的伊斯蘭是理性的,現實卻有所不同,於是她用詼諧筆調反省被錯誤詮釋的教義,並提出有力批判
來自地獄的聲音,是天未亮前來自獄卒的喚名聲。鐵門「咿-呀」推開的聲音,清楚分明。40個牢房的偌大空間鴉雀無聲
他說從未想過台語會消失,也不認為自己能作些什麼,但其實他已經走在路上很久很久
籌錢催生台語節目,堅守語文一致的台文字幕,母語不是工具,而是呂東熹無法割捨的家人
「我不是做表演,我是在做文化傳承、做劇本的保存。」
讓台語廣泛被讀寫是終極理想,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多查辭典,學習用正確的字寫想說的話
貼圖是另類肢體語言,補充文字訊息傳遞的情感,貼圖如今既傳達台灣人的喜怒哀樂,也成了我們的心情解藥
30元的貼圖只要受歡迎,積少成多也能製造龐大商機。如今不少貼圖角色多角化發展,「貼圖經濟」儼然開始發酵
「無論是白爛貓或是我本人出席的場合,希望大家都記得我的作品就好,不用記得我是誰。」
小學課本都很正經八百,充滿做人道理,逆襲貼圖用惡搞、叛逆完全顛覆這個觀念
走過MSN、FB、Line等平台,能夠屹立不搖的台灣圖文創作,沒有別人,唯有持續陪著我們靠腰發牢騷的馬克
有人推測台語文30年內瀕危。楊富閔說他從沒想過,然後說:「如果是這樣,那我要繼續把花甲的故事說下去。」
《四重奏》人物令人傾心,請研究它如何以清淡描摹,最終成為「神劇」。《信號》則應該充滿了結構及場次重組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