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澤征爾認為,交響樂與歌劇是音樂雙支柱,他也將此視為終身信念,每年音樂塾會實際製作一齣完整歌劇,帶著年輕世代深入古典音樂的精華與堂奧。
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天,陽光普照。維歐蓮(Violaine)拿著法國號,和上百名樂手共同站在活動現場,準備為活動帶來音樂與朝氣。也因為有了他們,示威遊行時常就像場嘉年華。
歐美最近吹起一股炫書短影音#BookTok潮流,讓奇幻小說《第四翼》賣破1200萬冊,掀起如《哈利波特》般狂熱,在社群時代,書籍不再只是靜靜擺在書架上,而是成為讀者願意驕傲展示的「心頭好」。
「不貳偶劇」看似一人劇團,卻在郭建甫的靈活調度下,開創與不同劇團合作及跨界的道路,「堅持下去,專一不二」,為布袋戲演出找到不同的可能性。
4萬元換1元,實為不到百年內所發生的真實事件,以現在的價值觀來說,萬元面額鈔票是稀奇,儘管現在不能作為真正的貨幣使用,但對後世而言,仍是一堂付出代價高昂的歷史課。
馬水龍遠行10年了,想起一次跟朋友開車上陽明山,就在停車買饅頭吃貢丸湯之際,馬老師迎面而來,襯衫牛仔褲,溫文儒雅又瀟灑,那樣的偶遇與形象,是我心中永恆的馬老師……
「下面一位!」電視機傳來熟悉胡瓜的聲音,節目《綜藝大集合》22年種下與台灣各地鄉民連結的種子,製作人張智傑說:「被鄉親緊握的暖和雙手,是節目傳遞幸福的能量」,這就是他製作電視節目的使命。
從楊千鶴到楊双子,台灣女性走過百年歲月,過程曲折坎坷,一如台灣自身的命運,透過兩位女性細膩的視角,走出苦大仇深與宿命悲情,讓世人看到台灣命運的無限可能,也啟發著無數台灣主體意識的種子。
貼圖是另類肢體語言,補充文字訊息傳遞的情感,貼圖如今既傳達台灣人的喜怒哀樂,也成了我們的心情解藥
30元的貼圖只要受歡迎,積少成多也能製造龐大商機。如今不少貼圖角色多角化發展,「貼圖經濟」儼然開始發酵
「無論是白爛貓或是我本人出席的場合,希望大家都記得我的作品就好,不用記得我是誰。」
小學課本都很正經八百,充滿做人道理,逆襲貼圖用惡搞、叛逆完全顛覆這個觀念
走過MSN、FB、Line等平台,能夠屹立不搖的台灣圖文創作,沒有別人,唯有持續陪著我們靠腰發牢騷的馬克
有人推測台語文30年內瀕危。楊富閔說他從沒想過,然後說:「如果是這樣,那我要繼續把花甲的故事說下去。」
《四重奏》人物令人傾心,請研究它如何以清淡描摹,最終成為「神劇」。《信號》則應該充滿了結構及場次重組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