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疫情後中國社區人臉識別增多 法律學者反彈

2020/9/27 14:3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7日電)武漢肺炎疫情帶給中國社會的影響之一,是越來越多社區使用人臉識別。法律學者勞東燕說,人臉資訊一旦洩漏就是終身洩漏,風險極大,她反對將此作為進出社區的方式。

由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和薊門智庫主辦的專題研討會23日在北京舉行,主題是「小區門禁能否人臉識別?—人體生物信息採集的濫用及其法律規則」。

根據南方都市報,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在會上分享自己的經歷,表示因為不願意自己的社區用人臉識別取代本來的門禁卡和指紋識別,她寫了法律函給管理社區的物業公司和居委會,最後同意讓居民在3種方式中自行選擇。

有關人臉識別的濫用,在中國不是第一次有相關討論,但是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年初在全國各地爆發後,這項技術的應用更加普及。

人民網就曾報導,疫情期間為了控管社區出入,「人臉識別+測溫機」在北京一些社區廣為應用,居民不必因為忘了帶出入證而多跑一趟,社區保安人員也變得輕鬆。

疫情緩解後,這些安裝的設備並沒有撤下,在某些地方,甚至成為出入社區的唯一方式。

勞東燕說,人臉識別技術給社會帶來的巨大風險,遠遠大於它帶來的各種便利。更何況,打擊犯罪只是社會治理的目標之一,無法構成強制居民刷臉的理由。

面對公權力部門支持這項技術在社區的應用,勞東燕說,自己只是「稍微掙扎了一下」,而論壇主持人、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軒則在旁表示,「據我所知,很多小區都在掙扎」。

中國已經有與人臉識別相關的犯罪出現。根據裁判文書網,從2018年7月開始,有犯罪分子透過非法購買公民個人資訊並製作相應的「換臉」影片,突破了支付寶的人臉識別認證。

人臉數據除了會成為違法犯罪分子所使用的新手段,和其他資訊相比,受害者的傷害更大。勞東燕說,人臉數據具有不可更換性,一旦洩露就是終身洩露,即便採取法律手段維權成功,也難以恢復原狀。

她認為,人臉識別的推廣和應用,讓民眾可能不再享有任何隱私,並因此喪失絕大部分的安全。(編輯:吳柏緯)10909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