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帶一路投資創新高 日媒:趁機提高影響力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17日電)今年中國「一帶一路」的投資規模再度擴大,甚至來到歷史新高點,尤其是對非洲的投資有顯著成長。日媒指出,可能與美國消減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中國趁勢增加投資以擴大影響力有關。
日經中文網今日報導,據澳洲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和中國復旦大學的研究機構調查,今年1至6月包括建設合約在內,一帶一路的投資額已超過1240億美元(約新台幣3.7兆元)。與過去全年數據相比,創2013年一帶一路計劃提出以來的歷史新高。
尤其是對非洲的投資成長明顯,今年上半年投資額達到400億美元,比2024年全年成長了37%,占投資總額的3成以上。自2021年以來,中國對非洲的投資在各地區中再次位居第一。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化工企業中國化學工程集團與奈及利亞簽訂了價值200億美元的天然氣設施建設合約帶動了對非投資。此外,中國政府旗下的金融機構中國國家開發銀行1月上旬宣布,向奈及利亞的鐵路計劃提供2.45億歐元的貸款,該計劃由中國國有企業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承建。
中國對一帶一路參與國的投資額,在2017至2019年每年超過1100億美元,但COVID-19爆發後大幅下降,2020至2022年徘徊在600億至700億美元之間。報導指出,這與COVID-19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受到衝擊,以及中國的貸款相繼出現違約有關。
中國在2023年10月召開的一帶一路高峰會上呼籲要推進切實可行、富有成效的合作,如展開小規模且優質的民生項目等。這意味著中國對參與國的投資,正從注重數量轉向注重品質。
報導指出,也有觀點認為,近期投資規模明顯擴大的背景,是美國對發展中國家縮減援助。川普政府關閉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大幅削減了援助金額。藉此機會,中國希望透過增加投資,提高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
此外,一帶一路投資也被認為存在確保資源權益的意圖。今年1至6月中國對中東和中亞地區的投資也很多,與中東深化關係,有助於實現原油的穩定採購。而中亞地區則蘊藏豐富的鈾和稀土等資源。
報導指出,如果川普政府繼續對開發中國家援助持消極態度,中國的投資額可能會繼續保持高水準。(編輯:張淑伶)11409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