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經濟加速探底 牛市主靠政策支撐
(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國7、8月經濟數據不佳,尤其房地產領域持續走下坡,但A股不斷走高,滬指今天逼近3900點。學者分析,為應對關稅戰,上半年政策已經過度用力,當前中國經濟確實在加速探底;反觀牛市的核心,其實是政策支撐和國家隊的成熟操作。
微信公眾號「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今天刊發西京研究院院長趙建的文章,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冰火交織」的情況。
在宏觀經濟方面,他說,7、8月份的中國經濟整體就是「掉頭向下」的態勢。很多數據都超出預期的低,和上半年形成鮮明對比。除了出口還保持平穩,其他領域的數據都在明顯下滑,尤其是房地產。房地產從上游拿地、新開工面積,到中游完工裝修,再到下游銷售,全鏈條都在大幅走下坡,價格也是失速下跌。
趙建從銀行、法院的律師及律所公證處人員了解到,6月份以來,停繳房貸和信用產品違約問題比往年嚴重很多,「案件堆成山,法院根本沒有精力去受理,銀行也拖著不處理」。以房地產為抵押品的金融體系陷入「僵而不死」的狀態,既沒法出清,也沒計入不良,只能想辦法暫緩,因為怕法拍屋集中湧入市場,進一步打壓房價。
中國政府今年初加速發行專項債、特別國債促進基建投資,以此調節經濟,但到第3季,地方基建投資連續2個月出現負成長,1-8月累計固定資產投資才0.5%。趙建核對數據後說,除了2023年疫情特殊時期,幾乎沒見過這種情況,這說明經濟確實在加速探底。
此外,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表現也欠佳、地方債問題嚴峻。
他說,現在去地方政府調研,有些地方已經瞞不住了。資產負債表可以瞞,但薪資、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和到期債務等都是現金流,沒錢了,基本運轉都成困難。
中國上半年在美國關稅戰壓力下還實現了5.3%的GDP成長率,可7、8月份經濟又走下坡,趙建分析核心原因首先是政策退坡。
趙建參加過4、5次內部會議,他說,從各個部委到大型國企,當時都對關稅戰的負面影響估計得很嚴重,準備也很足,上半年中國把7成「彈藥」都押了上去——專項債、地方債前置集中發行,「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能力)工程密集開工,設備更新和消費以舊換新各投入人民幣1500億元(約新台幣6300億元),力度非常大。
以「以舊換新」政策來看,帶動手機消費的財政乘數大概能到4倍,家電、汽車的乘數也分別能達到3倍和1.8倍。但他說,這種政策是是未來消費潛力的提前透支,一旦政策暫停,需求就會斷崖式下滑,導致了7-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快速下滑。
而在上半年達到5.3%的GDP增速後,決策層對形勢的判斷出現變化調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甚至都沒提房地產。從過往重大經濟政策的經驗來看,官方想鞏固成果,但不是繼續加碼。
在股市方面,儘管A股3大指數近幾個月持續上漲,但他表示,從賺錢效應來看,這波行情如果沒配置指數、沒買創業板和科創板塊,其實很難賺錢。
趙建說,這一波股市能走出牛市,核心是政策支撐和國家隊的成熟操作。今年政治局會議提出「提高資本市場吸引力與包容性」,明確了呵護牛市的態度。國家隊的操作也更加成熟,更注重「波動率管理」,極力避免「瘋牛」。
趙建說,房地產占實體經濟1/3,規模達500兆元,遠超股市的100兆元,如果股市虹吸過多房地產資金,甚至影響消費,決策層對牛市的態度就會發生微妙變化。
他認為,房地產的週期築底估計還得至少1年。未來非核心地段的房地產,投資屬性會大幅弱化,只剩居住屬性。(編輯:張淑伶/邱國強)11410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