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國安部:外諜滲透糧食領域 謀取種子探查田間

2025/11/3 17:3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3日電)中國國安部今天聲稱,「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中國糧食領域的滲透力度不斷加大,企圖取得中國大豆、玉米、水稻的種子等農作物基因數據,為中國糧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此外,還有「某國」使領館人員率員前往中國鄉間,探查某款農作物的產量和儲備情況。

中國國安部今天透過其微信公眾號,發表題為「斬斷田間竊密黑手」的文章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晶片)」,種業安全關乎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大局。

文章宣稱,中國國安機關發現,「某國間諜情報機關」始終對中國糧食數據和種質資源虎視眈眈,在中國國內非法蒐集親本種子,並以高額經濟報酬為誘惑,意圖與中國國內的朱姓人員及其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以「合作製種」名義長期向其購買親本種子。

這篇文章說,在利益驅使下,朱某明知行為違法,仍選擇鋌而走險,將親本種子放在其他申報出口的貨櫃內規避監管。最終,朱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其餘17名涉案對象被處以不同的行政處罰。

文章又說,中國國安機關接到民眾檢舉,指「某國領館人員」帶領多名農業、生物等專業人員構成的調查團隊,先後多次前往中國某省重要農業產區,以開展「走訪調查」名義,「違規探查」蒐集中國某款農作物的產量和儲備情況。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調查發現,這組團隊人員具有較強的反偵察意識,工作中十分小心謹慎。在往返不同糧食產區時頻繁更換交通工具;在開展農業調查時,多選擇鄉間小路行進,並在田地旁臨時停靠。中國國安機關在掌握相關情況後及時制止,依法對相關人員「開展處置工作」。

這篇文章說,「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與社會穩定,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糧食安全,守護種質資源,是國安機關「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應盡之責」,並重拳出擊斬斷境外伸向中國種質資源的「竊密黑手」,「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編輯:邱國強/廖文綺)11411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