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部長談COP30:已提交2035年減排目標
(中央社台北9日電)COP30將在巴西登場,中國生態環境部長黃潤秋說,中國已提交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NDC)目標,亦即全經濟範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較峰值下降7%至10%,絕對排放量較峰值下降10億至15億噸。其中,前者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4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出的減碳目標。
但專家先前曾分析,上述目標若對照中國的再生能源發展情況來看,顯得過於保守,且令人失望,中方這一承諾代表僅是一種謹慎舉措。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將於10至21日在巴西貝倫(Belem)舉行。新華社8日報導,黃潤秋當地時間6日作上述表示。
根據報導,黃潤秋說,中方已向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處提交了2035年NDC目標,這一目標是以「巴黎協定」的目標作為標準。
黃潤秋宣稱,中國這次承諾的下降幅度(全經濟範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較峰值下降7%至10%)和絕對量(絕對排放量較峰值下降10億至15億噸),都顯著高於歐美國家同期水平。而大部分已開發國家從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到現在,時間跨度達20年到50年不等,與中國達峰(2030年)後5年左右下降的幅度「不能相提並論」。
他說,中國2035年NDC目標歷史性地擴展到「全經濟範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且首次提出了溫室氣體絕對量減排目標,「體現了最大的決心和力度」。而中國仍是開發中國家,在碳排放尚未達峰的階段考慮碳減排目標,是「兩步併作一步走」,難度很大。
習近平9月24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透過影片致詞時說,2035年中國「全經濟範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將較峰值下降7%至10%,「力爭做得更好」;非石化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30%以上;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爭達到36億千瓦;森林蓄積量達到240億立方公尺以上。
綜合路透社及美聯社先前報導,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中國氣候中心(China Climate Hub)主任李碩針對習近平提出的上述目標表示,從中國快速推動再生能源與電動車的情況來看,中方的承諾令人失望,代表的是一種「謹慎舉措」,同時也隱藏了更重要的經濟現實。
元老會(The Elders)主席、前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表示,考慮到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突出表現,中國最新的氣候目標仍然過於保守。「中國必須走得更遠、更快」。(編輯:邱國強/韋樞)11411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