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打組合拳 陸學者:軟硬政策會互相抵銷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2日電)中國涉台部門近來動作頻仍,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又揚言跨國追捕立委沈伯洋。有中國學者表示,當前大陸方面強調要積極作為,但對台政策的「組合拳」未必都能合力,也難免會有引起台灣民眾反感的副作用。
不願具名的學者表示,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對掌管部門的工作要求是「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經常要求下級提供大量的材料,很多事親力親為。
今年以來,中共明顯強化在兩岸關係方面的話語權。除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首次播出以史實真名呈現的共諜劇、新華社並連3天以署名「鍾台文」(中共中央台辦也就是大陸國台辦的筆名)的文章談統一等問題、國台辦還設立社群平台臉書的帳號以及增加記者會頻率。
但另一方面,重慶市公安局10月發布公告,對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中國官媒央視甚至製播相關影片,內容聲稱中國可對沈伯洋展開全球抓捕及跨境司法合作。而在不久前,福建廈門公安局對台灣國軍「心戰大隊」18人發出懸賞徵集違法線索的通告。
這名學者說,上述這些動作都可以理解為陸方不同部門的「積極作為」。但是宣稱對沈伯洋抓捕等,難免引起台灣民眾反感,只是要注意,北京在一些重大節點上,也可能顧不上台灣民心,或者越來越不在乎民心。
他說,這幾年陸方確實強調對台要打好「組合拳」。不過,政策與手段「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說法只是理想,現實往往是把累積多年的成果「互相抵銷」。
在他看來,總統賴清德今年雙十國慶的講話,沒有講「兩岸互不隸屬」,而是強調「兩岸應該追求和平」,其實論述方向已經變了,「北京涉台高層也有認識到這點」。
儘管如此,他認為兩岸關係2026年不會有什麼突破,兩岸交流還是很難,雙方涉及對岸的部門也都有在管控政策上「層層加碼」的問題。大陸方面會繼續做能「操之在己」的部分,相關「鬥爭」會比較尖銳。
而台灣方面能展現的善意,他認為最立即的就是進一步開放陸客來台以及讓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能夠更方便到台灣。(編輯:呂佳蓉)11411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