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生辦棺材體驗展受歡迎 空總2度展出

2025/5/2 17:10(5/2 17: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5名大四生共同以「漫遊者」為名,3月在台北藝術空間「濕地」開展,並布置棺材開放民眾體驗,思考死亡議題,5月3日起將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度展出。(漫遊者團隊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4年5月2日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5名大四生共同以「漫遊者」為名,3月在台北藝術空間「濕地」開展,並布置棺材開放民眾體驗,思考死亡議題,5月3日起將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度展出。(漫遊者團隊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4年5月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日電)死亡是人生必修課,文化大學5名準畢業生以此思考,能否在活著時就讓人提前感受死亡的重量,3月推出限時「棺材體驗」展,2天就吸引近500人,明天起將在空總2度展出。

5名學生為徐子軒、黃柏諺、袁筱喬、張淑美及陳家豪,他們是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大四生,3月共同以「漫遊者」為名在台北藝術空間「濕地」開展,除以攝影作品呈現對生老病死的關注,也準備一口棺材放置展場,在社群平台上一度引起討論。

「漫遊者」團隊向中央社記者表示,棺材作為生命最終容器,只會在死亡時接觸,但他們希望打開那道禁忌之門,邀請觀眾親自走進其中,與自己好好對話。當躺進棺材、與外界隔絕的那一刻,會不自覺地開始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誰?還有什麼話沒來得及說?」

3月展出時僅有2天展期,但來了近500名觀眾,「漫遊者」團隊表示已超乎事前預期,最令他們動容的是有名女孩在體驗後靜靜流下眼淚,「她說,那一刻彷彿見到了自己生命中許多來不及告別的人,原來『結束』也可以是一種開始。」

「漫遊者」團隊表示,還有不少觀眾在離開後特地寫信給他們,說展演打開了他們心裡長久壓抑的情感,也有人說從那天起,他開始主動關心身邊的人。「我們從這些回饋中深深感受到,當藝術與生命議題真正連結時,那個震盪是可以直擊人心的。」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此次「棺材體驗」將於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業展「觀景窗 ViewFinder」回歸,「漫遊者」團隊表示,此次體驗將比上次更為精煉,且像一場儀式。希望讓空間成為沉靜而深刻的場域,讓「活著」的人重新看見生命的重量。

「觀景窗ViewFinder」展明天10時起將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2樓展出至4日晚上7時,相關資訊可參考其Instagram帳號(wanderers_o41)。(編輯:吳素柔)1140502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大四生組成「漫遊者」團隊,將於文化大傳畢業展「觀景窗ViewFinder」展出作品,並指出,此次「棺材體驗」更為精煉,希望讓空間成為沉靜而深刻的場域。(漫遊者團隊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4年5月2日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大四生組成「漫遊者」團隊,將於文化大傳畢業展「觀景窗ViewFinder」展出作品,並指出,此次「棺材體驗」更為精煉,希望讓空間成為沉靜而深刻的場域。(漫遊者團隊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4年5月2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