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超出現實」建築師聯展 在現實邊界探尋理想建築

2025/9/2 09:47(9/2 10: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建築師如何超出現實限制,落實理想中建築,包括李文勝、蕭力仁、闕河彬、戴嘉惠與林欣蘋建築師及團隊,正在台北藝術大學舉辦「超出現實」聯展,探索建築各種可能。圖為戴嘉惠與林欣蘋展區「公共生活三部曲」。(台灣現代建築學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4年9月2日
建築師如何超出現實限制,落實理想中建築,包括李文勝、蕭力仁、闕河彬、戴嘉惠與林欣蘋建築師及團隊,正在台北藝術大學舉辦「超出現實」聯展,探索建築各種可能。圖為戴嘉惠與林欣蘋展區「公共生活三部曲」。(台灣現代建築學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4年9月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日電)建築師如何超出現實限制,落實理想中的建築,包括李文勝、蕭力仁、闕河彬、戴嘉惠與林欣蘋建築師及團隊,正在台北藝術大學舉辦「超出現實」聯展,探索建築各種可能。

活動由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實踐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共同主辦。

策展人王俊雄表示,在21世紀前段25年間,台灣社會經歷劇烈轉折與波動,城市與鄉村面貌不斷重組,社會氛圍在樂觀與沮喪之間擺盪,建築在這樣時代背景下,不再只是空間與造型的設計,而是必須回應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多重現實。

王俊雄表示,參展的建築師及其團隊從2000年起關注台灣建築,作品類型多樣多元,橫跨私人到公共領域,不僅見證台灣社會25年間變遷,也通過個人努力突破限制,為下個世代的建築實踐帶來新的視野。

這次展出,李文勝展區「塵內庵外」,交織「入世」與「出世」雙向視野,在都市的壓縮與自然的開放之間,既有道場般靜謐,也有鄰里交流的有機流動,回應日常與心靈雙重棲居。

蕭力仁展區「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往哪裡去」,以中庭為核心場域,串聯家的記憶、反思與集體創作的多重篇章,從歷史老家宅到當代社會住宅,折射出台灣人在跨越世代的空間主張與未來方向。

闕河彬展區「實虛之間」聚焦「實體」與「虛體」的相互交織,從食、衣、住、行、育、樂6類城市生活切面中,重新定義建築如何成為連結私人與公共領域的活絡介面,並藉由「虛空間」創造社會交往新契機。

戴嘉惠與林欣蘋展區「公共生活三部曲」,將公共建築實務經驗凝練為「政策-設計-生活」三個篇章,揭示公共空間如何由政策數字轉化為設計行動,最終落實成為日常生活經驗,感染更多公眾參與塑造台灣的公共生活未來。

「超出現實:四組建築師聯展」即起到28日,在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3樓展出,展覽期間,每週六舉行專題講座、每週日安排建築師導覽解說。(編輯:陳仁華)1140902

「超出現實:四組建築師聯展」展出李文勝、蕭力仁、闕河彬、戴嘉惠與林欣蘋建築師及團隊作品,見證台灣社會25年間變遷,也通過個人努力突破限制,為下個世代的建築實踐帶來新的視野。圖為蕭力仁展區「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往哪裡去」。(台灣現代建築學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4年9月2日
「超出現實:四組建築師聯展」展出李文勝、蕭力仁、闕河彬、戴嘉惠與林欣蘋建築師及團隊作品,見證台灣社會25年間變遷,也通過個人努力突破限制,為下個世代的建築實踐帶來新的視野。圖為蕭力仁展區「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往哪裡去」。(台灣現代建築學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4年9月2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