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勝利80年 清華捷英文物館獲贈受降影像史料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2日電)國立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今天獲捐1945年日本在美國戰艦上簽署「降伏文書」的受降影像,以及當時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致詞的場景,帶民眾透過文物與歷史連結。
清華大學捷英文物館今天舉辦文物捐贈儀式,清華通識中心客座教授谷川雅夫、楊儒賓伉儷、清華中文系退休教授方聖平、王震夷、林恒沂及林春沂等捐贈人共同出席。
楊儒賓伉儷與方聖平共同捐贈20幀影像,1945年9月2日東京灣受降典禮,包括中華民國代表徐永昌上將簽署「降伏文書」與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致詞的場景。
方聖平指出,希望此次捐贈,讓這批影像能被看見,與大家一起紀念80年前歷史性的勝利時刻。
谷川雅夫捐贈湯川秀樹及京都學派相關文物68件,他致詞時表示,湯川秀樹一生不僅有傑出的科學成就,也持續創作和歌,展現人文關懷。他期望這批捐贈能更豐富館藏,讓東亞文化的脈絡更為充實。
方聖平指出,希望此次捐贈,讓這批影像能被看見,與大家一起紀念80年前歷史性的勝利時刻。
王震夷說,他捐贈祖父王維翰留下的戰後文獻16件,雖只是抗日紀錄的滄海一粟,但藉由清華的學術傳統,將能成為研究的重要材料,「文物的捐贈不是物的交付,更是心意的傳承。」
林恒沂、林春沂捐贈父親林森杰的未刊日文手稿。林春沂回憶,父親生前希望研究成果能夠分享,如今手稿入藏清華並可望數位化,相信父親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慰。
清華大學副校長呂平江代表校方致贈感謝狀,他表示,今天能見證多方慷慨捐贈,意義深遠,這些典藏不僅是家族與個人的珍貴記憶,更是清華與台灣社會的共同資產。
清大表示,捷英文物館目前已收藏近4000件文物,即日起至11月28日,在清華大學旺宏館1樓文物館展覽廳展出「捷英蒔光」第二期特展與「乙未中的竹塹」巡迴展第三站,盼藉此活動深化校園與社會的歷史對話。(編輯:林恕暉)11409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