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96分鐘」票房破億 李遠:國片罕見災難片類型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3日電)繼「角頭-鬥陣欸」後,今年第2部票房破億國片「96分鐘」誕生,文化部長李遠表示,這是國片罕見的災難片類型,只有高品質的作品,才能在全球巿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李遠今天在臉書(Facebook)上發文表示,他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已經等了一年,「內心的快樂難以形容」。他除了恭喜今年第2部票房破億的國片誕生之外,也期待第3部、第4部破億的國片陸續誕生。
李遠回憶,去年夏天剛上任不久,開始盤點已經拍好要上映的國片以及正在拍攝中的國片,「我許下了承諾,盡量去參加每部國片的首映,為老朋友和新朋友打氣。結果白天忙了一天之後晚上還要看電影,弄得自己精疲力盡。」為了保留上班體力,李遠後來就改成自己利用放假時間買票捧場。
李遠回憶2024年8月14日下午,拜訪位於霧峰的中台灣影視基地,參加中台灣影視基地的「高鐵車廂發布會」,這正是為國片「96分鐘」所打造的高鐵車廂,「它和所有的國片企劃案一樣,一開始就申請開發補助、申請輔導金、企劃送文策院申請政府投資,最後再尋求民間更多的投資。」
李遠表示,這部電影積極尋找國際技術合作夥伴,國內也找到專業動畫特效公司,克服許多困難,「 對於這種能夠提升台灣電影製作、技術水準的作品,我都寄予厚望。唯有高品質的作品,才能在全球市場有一席之地。」
李遠提到,「96分鐘」除了好看,其實還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命題,就是「什麼才是正義?」他想到哈佛教授桑德爾的著作「正義」,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提問,要學生們思辨什麼是「正義」,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橋下有一列急駛列車即將發生大災難,若把橋上一個人推下去就可以阻止,「你會怎麼做?」
李遠分享,功利主義的哲學家主張所有政策決定都應當為最大多數的人群爭取最大的利益。社會運作只要依循這種原理,社會正義便得到伸張,「但這樣的功利主義忽略了社會和人性所構成的複雜性和目的性。畢竟不同的人受到不同的文化、傳統、習慣所影響,服務多數的人就一定是對的嗎?」
李遠表示,電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永遠同樣重要,同樣是最困難達到的目標,「半個世紀之後,哪些電影值得花大錢修復,除了那些藝術性很高的經典作品之外,曾經引領風潮創下票房紀錄的商業電影也是值得保留下來的,因為它見證了那個時代。」李遠強調,「大多數人的利益和少數人的利益等同重要。」(編輯:張雅淨)11409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