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觀望關稅結果 7月PMI連2月緊縮

2025/8/1 17:53(8/1 18:0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高雄市鹽埕區馬達製造業者工作一景。(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高雄市鹽埕區馬達製造業者工作一景。(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日電)中經院今天發布7月經季節調整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續跌1.6個百分點至48%,連續2個月緊縮。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美國關稅措施帶來不確定性,廠商普遍觀望,導致指數下滑。

7月季調後PMI連續2個月緊縮,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也續跌1.5個百分點至38.3%,連續第4個月緊縮。

此外,製造業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雙雙呈現緊縮加快,分別續跌1.7個與1.9個百分點,降至45.4%與45.1%,其中,新增訂單指數寫下2023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中經院指出,台灣對等關稅稅率遲未開獎,少量客戶移轉訂單至已經確認關稅的東南亞國家,再加上關稅與匯率不確定性,均影響新增訂單及生產;而供應鏈為了降低存貨風險,多採取降低安全庫存策略,也導致整體供應鏈表現遲滯,製造業存貨指數轉為緊縮。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直言,近幾個月關稅的預期心理對市場擾動很大,業者不只考量有沒有訂單,還要思考運費、交期等因素,有些人不見得沒有單,但是不敢出貨,關鍵就是前景能見度低,缺乏透明度。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中經院今天同步公布7月未季調的台灣非製造業NMI,呈現連續5個月擴張,但指數回跌1.5個百分點至52.8%。

非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為40.6%,連續第5個月緊縮,是2023年6月以來未來展望指數最長的連續緊縮期。中經院分析,關稅未定與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加上部分內需產業保守看待下半年終端消費力道,影響廠商展望。(編輯:楊凱翔)11408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川普關稅出爐 賴索托台商成衣廠恐面臨移廠危機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