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會計議題找解方 壽險公會:努力11月提方案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9日電)壽險公會近期針對匯率會計議題,提出4方案與會計師公會協商,是否可就匯率議題減輕壽險業避險成本負擔。壽險公會今天表示,持續跟外界溝通,希望能達成一定共識,努力11月提方案給金管會。
壽險公會今天下午舉行「數位躍進.信任啟動─保險業數位信任服務成果發表會」。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會後受訪表示,目前公會有設有匯率小組、會計相關小組,近期10到20天針對議題持續討論中,也要考量壽險報表其他人是否可以看得懂,並持續努力跟外界與會計界溝通,看是一體適用,還是可以具特色性的適用等。
陳慧遊指出,壽險業管理大眾資金,如果管理不好是災難,管理好才具備信任。外在總體環境很動盪,希望監理機關可以給予彈性,壽險業也要有更多的韌性才行。
壽險公會副秘書長金憶惠進一步說明,目前因為保險業明年接軌有一定的時間壓力,中間還需要持續協商討論,看能否達成一定共識,努力看看能否11月把方案送到主管機關。
媒體也關注,市場上傳出三商美邦人壽併購案,如何看待近期金控與壽險的併購潮。
陳慧遊表示,如果以金控角度來看,金控就像百貨公司,如果產品線多元完整,顧客進到百貨公司體驗就更好,因此金控可能多數希望齊全各領域業務,加上金控如果規模愈大,也比較有資源投入商品設計與資安防護等,「如果以大學來看,像很多頂尖大學多數是綜合型大學」。
至於要投入多少資源完整產品線,陳慧遊指出,主要著眼在重置成本,概念上就是要投入多少資源與時間,才可以達到相應的業務規模。
觀察目前壽險市場,陳慧遊表示,壽險業不同規模大小各有好處,屬於百花齊放、各自展現特色,壽險業從早期非常多家到現在20多家,目前業者家數規模應該已經差不多。至於排名較前面的金控是否會因沒有壽險而加強布局,要看業者考量而定。(編輯:翟思嘉)11410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