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4種大便型態 腸道健康出狀況

2015/3/20 19:1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20日電)生活壓力、飲食不正常會影響腸道健康。醫師指出,如果大便呈「半膏狀軟便」、「硬塊狀」、「泥狀」或是「圓滾狀」,都是不健康的警訊。最好的大便應是香蕉狀、金黃色且無臭。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說,大腸癌連續6年都是癌症發生率榜首,可稱得上是「癌症之王」,對國人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王輝明說,台灣平均每37.3分鐘就有1人罹癌,「排便」是腸道最主要排毒機制,若囤積太多宿便在腸道內,可能使壞菌在體內持續發酵,產生各種有毒氣體與致癌物質,長期累積癌症也找上門。

王輝明說,許多人排便後,習慣直接把便便沖掉,錯失檢視腸道健康時機,建議沖水前先觀察糞便形狀、顏色、氣味等。健康腸道的大便顏色要呈金黃色、形狀要像香蕉、2-3條數量、無異味,若大便會臭則代表毒素沒排出、大便要半浮半沉較好、排便時間1-2分鐘為佳,建議有便意時先忍3分鐘、衛生紙用量1-2張較好。

他表示,香蕉狀代表飲食均衡,健康狀態良好。若是半膏狀軟便則代表愛吃肉;硬塊狀則是不愛喝水或憋著不上廁所;泥狀代表體內偏冷、暴飲暴食;圓滾狀則是壓力過大、生活不規律。

若腸道可能發生問題,王輝明建議可先從飲食習慣做改變,如多吃高纖維食物或保健食品,除可排便順暢外,也能從腸道內養好菌,遠離癌症。10403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