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她愛海洋念養殖 關實驗室餵魚樂在其中

2017/8/27 12:30(8/27 15:2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7日電)八年級生曾奕燕,受父親影響而喜愛海洋生物,並選讀水產養殖,因為主要研究飼料研發,大半時間得在實驗室餵魚,她卻樂在其中,還打算攻讀博士班。

因為父親到澳洲唸書進修,在曾奕燕小學時,一家人也跟著到澳洲住了幾年,她時常跟著研究海洋科學的父親到海邊游泳和浮潛,還曾造訪世界知名的企鵝島,對魚類、藻類、浮游生物等都很熟悉,自小就開始對生物產生興趣。

在父親推薦下,曾奕燕高職時選擇就讀水產養殖科,還曾在全國技藝競賽拿下第5名,後來繼續到屏東科技大學念水產養殖。

曾奕燕表示,研究所時,她參加一場水產養殖領域的國際研討會,遇到知名的西班牙學者,因為兩人研究領域相似,她主動上前認識,學者也很熱情地給予意見和指導,更邀她有機會到西班牙,因此報名教育部的學海飛颺計畫後,就選定到西班牙拉斯帕爾瑪斯大學研修,跟隨這位學者做研究。

為了海外研修,曾奕燕獨自扛起聯繫工作,從學校、住宿等安排,都得一手包辦,到了西班牙,也只能凡事靠自己。由於當地人民的民族意識很強,剛開始不諳西班牙文的她,也曾遭受不友善眼光。

曾奕燕回憶,有一次到超市想買起司,她用英文詢問其他客人「cheese」在哪,對方卻不搭理,有時候跟朋友到餐廳吃飯,當店員知道她不太會西班牙文後,態度就有所轉變,雖然心裡難免有點不舒服,但也激勵她,更用心學好西班牙文。

在學校實驗室裡,經常被海馬、海龜等海洋生物圍繞,而主要研究魚類營養的她,以歐洲人經常食用的金頭雕為研究對象,進行飼料研發,為了觀察飼料的成效,餵魚就成了例行工作,每天得餵4次,每週得餵6天,還得時常觀察,測量魚的各項數值。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雖然大多數時間都被綁在實驗室裡,但曾奕燕卻不覺得辛苦,反而樂在其中,已獲得碩士學位的她,還打算繼續到西班牙攻讀博士學位,跟著老師繼續做研究。

觀察國內外的水產養殖領域,曾奕燕坦言,國外十分重視水產養殖領域的專業人才,同樣的職位,在國內可能薪水只有新台幣3萬5000元,在國外卻可能達到10萬元,未來畢業後如果有機會,她也希望能在海外求職。10608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