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北藝大連3年獲邀參展

2025/9/6 11:06(9/6 11: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北藝術大學6日發布新聞稿,連續3年獲邀參加「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特別將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合作的「穹形語法」穹形結構(Dome)運送至奧地利,呈現沉浸式的視覺影像。(北藝大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4年9月6日
台北藝術大學6日發布新聞稿,連續3年獲邀參加「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特別將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合作的「穹形語法」穹形結構(Dome)運送至奧地利,呈現沉浸式的視覺影像。(北藝大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4年9月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6日電)台北藝術大學連續3年獲邀參加「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特別將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合作的「穹形語法」穹形結構(Dome)運送至奧地利,呈現沉浸式的視覺影像。

北藝大今天發布新聞稿,新媒體藝術學系於9月3日到7日,參加全球最具指標性的電子藝術盛會「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展現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藝術能量與影響力。

林茲電子藝術節每年吸引國際頂尖藝術家、科學家與研究者齊聚。今年北藝大以向星門的迴聲(Echoes Toward the Stargate)為展覽主題,由新媒系主任王福瑞擔任計畫總監,王連晟與林晏竹共同策劃。

這次展覽聚焦訊號回響、感知重構、維度連結與未來意識,帶領觀眾從古老星門神話連結至當今人工智慧計畫與宇宙的想像,並提問,「藝術能否成為穿透物質、開啟更多可能性的入口?」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北藝大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合作的「穹形語法」單元,將穹形結構(Dome)運送至奧地利,播映多個藝術作品,將台灣獨特的沉浸式未來視覺影像呈現於國際舞台。

北藝大的參展作品橫跨互動藝術、聲音藝術與結合人工智慧創作,展現台灣新媒體藝術的多元能量。例如「截圖的影像」透過AI影像分類將觀眾的截圖轉化為共享記憶;「蹦」以AI即時轉化照片為3D物件,邀請觀眾共創虛擬場景。相關資訊可參考北藝大網站。(編輯:方沛清)11409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