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密南高屏埃及斑蚊 不同行政區展現不同族群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1日電)隨氣候變遷,台灣病媒蚊族群有往北擴散趨勢,國衛院與台大醫學院團隊利用基因定序,解密南高屏地區埃及斑蚊基因圖譜,確認擴散距離與行政區間族群差異,有助擬訂防治策略。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台灣超過98%本土登革熱疫情發生於南部地區,包括台南市、高雄市與屏東縣,主要病媒蚊為埃及斑蚊。政府早在民國88年就把登革熱訂為法定傳染病,透過提高民眾對清除病媒蚊孳生源的觀念,來降低環境中病媒蚊密度。
雖然登革熱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但因病毒會以蚊子為傳播媒介,過去研究發現,若持續依賴噴藥等化學防治方式,病媒蚊可能會產生抗藥性,恐養出「超級蚊子」,而抗藥性的擴散速度與範圍,則取決於病媒蚊族群間的基因交流程度。
為此,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專案技術助研究員黃旌集與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王弘毅教授團隊投入研究,採集台灣南部地區埃及斑蚊蚊卵並孵化為成蚊,以基因定序方式,分析不同地點埃及斑蚊間的親緣關係,建立基因關係圖譜。
黃旌集今天在成果發表記者會上簡報指出,分析發現,台灣埃及斑蚊大致分成高屏、台南與東港等3大族群,至於在飛行、擴散距離上,則發現中位數為154公尺,且族群分化明顯受到地方行政區劃分影響。
針對行政區劃分影響原因,黃旌集解釋,目前病媒蚊防治大致分成「孳生源清除」與「化學防治(噴藥)」等2種策略,這些防治作為都會對埃及斑蚊族群產生壓力,且都是以「行政區」為單位進行,存在不同的防治週期與策略差異,因此造成「人擇」效果,促使埃及斑蚊出現族群分化。
黃旌集說,台灣現行戶外化學防治範圍,是以病例周圍戶外半徑200公尺為主,高雄市更會擴大至400公尺,這次研究也以科學證據支持這樣的防治策略。
此研究結果為精準病媒蚊防治策略提供實證基礎,黃旌集指出,從中可以看出人為防治作為對於病媒蚊族群的影響力,建議未來加強跨區協調與資源整合,在防治藥劑選擇有限情況下,應該要更側重於平時的孳生源清除,把藥劑留到疫情時再用,減少篩選出「超級蚊子」風險。
此外,黃旌集表示,建立台灣南高屏地區的埃及斑蚊基因圖譜後,面對氣候變遷、人為活動造成的病媒蚊擴散,以後可透過蚊子本身的基因檢測,判斷其來源地,精準選擇有效的防治藥劑,達到快速防治效果。
這項研究結果在今年2月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分子生態」(Molecular Ecology)。(編輯:李亨山)1140911
- 研究解密南高屏埃及斑蚊 不同行政區展現不同族群2025/09/11 13:08
- 2025/09/09 15:11
- 2025/09/09 10: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