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攜11館所辦教師研習 實作體驗拓展本土教育
2025/9/14 10:38(9/14 11:06 更新)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4日電)教育部推動「本土教育人才培育系列課程」,規劃以「生活本土」為主軸的增能課程,並鼓勵結合館藏資源融入教學,今年與11個館所合作辦理56場教師研習,預計吸引3000人次參加。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增進教師對台灣歷史、文化、產業、自然生態等面向的教學知能,課程引導教師體驗萃取植物香氛製成精油,還設計羊乳酪實作,激發教師發展戶外教育、食農教育,並以魚類挑選、認識食品添加物到魚丸製作歷程,闡述食品營養及食品化學概念,同時鼓勵教師將動物福利、環境永續等理念融入課堂教學。
課程也取材日常生活,例如從豬腳骨特徵探討動物年齡、運動傷害等生命故事,或透過紙芝居(紙戲)創作,傳遞表演藝術在台灣歷史與廟會節慶中重要作用;為順應數位趨勢,更運用數位繪本、典籍、3C載具,將館藏動植物學、人文歷史等成果,轉化為戶外走讀與實境解謎。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表示,教育部透過攜手文化部、內政部等部會所屬館所及台南大學團隊,共同推動「本土教育人才培育系列課程」 ,讓教師從生活中發掘本土文化的深層價值,並運用豐富且生活化的教學素材,讓本土教育更有深度與趣味。(編輯:管中維)11409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