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黑函衝突、學開堆高機 SUPER教師勇於突破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0日電)面對少子女化、校園濫訴、AI衝擊等,教學環境越來越艱困,有老師耐心溝通化解黑函衝突,也有老師學開堆高機,以身作則感染學生奮發向上,共有7位老師今天獲頒「SUPER教師獎」。
由全國教師會舉辦的「SUPER教師獎」,縣市共推薦50名教師,經由30名評審實地觀課和訪談,最終依照各教育階段選出1名得主,另外再頒發2名評審團特別獎,共有7人獲得全國SUPER教師殊榮。
獲獎者之一的基隆市八斗高中國中部教師盧佳怡,接受媒體聯訪時提到,班上許多學生來自中低收入、隔代教養、新住民、原住民等家庭背景,當下教學的挑戰還包括新媒體的誘惑、兒少自我主張、弱勢平權議題。
面對多元背景的孩子,家長、教師之間難免會有衝突,甚至以黑函攻擊教師,盧佳怡都會耐心地傾聽,發現很多問題在於教育理念的隔閡,如果多一點理解和溝通,取得家長的信任,自然能減緩衝突。
另一個技巧是避免單打獨鬥,盧佳怡經常號召教師們一起合作參賽、報獎,開發各種新的教學方式。
成功大學附屬台南高工板金科教師張宇泰,頂著顯目的「栗子頭」髮型,很像卡通「櫻桃小丸子」中的永澤。他受訪時幽默地說,這樣的外型特質,不容易被聯想是1名老師,「管學生也比較好管。」
近年高中早自習改為自由參與,但張宇泰仍要求上午7時30分到校,帶著學生複習功課,並為正式課程緩衝。一開始,他遭受許多投訴,但經由耐心溝通,讓家長看到孩子們進步、越來越有自信;加上張宇泰本身也不斷學習,例如學習開堆高機等,以身作則下,也感染學生一同奮發向上。
屏東縣霧台國小附幼教師潘宜君(今年8月轉到港東國小附幼),勇於「衝撞」舊有的教學方法,改造教學環境,規劃木工區、編織區等學習空間,將原住民族文化融入,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學習。
不過,當潘宜君把傳統的簿本作業拿掉時,也曾引起家長的質疑,她必須一一向家長說明教學理念,強調傳統的部落智慧也可結合數學、科學知識。此外,雖然是漢人身分,但她也不斷向同儕、甚至幼童學習族語,並現學現賣用於教學活動,拉近親師生之間的距離。(編輯:吳素柔)11409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