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傳救災志工橫紋肌溶解 羅一鈞提醒多喝水休息

2025/10/1 12:34(10/1 16: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鄉,災後重建持續,光復火車站前有志工留下的雨鞋與鏟子,自助交接給後來志工。中央社記者盧太城攝 114年10月1日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鄉,災後重建持續,光復火車站前有志工留下的雨鞋與鏟子,自助交接給後來志工。中央社記者盧太城攝 114年10月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重創花蓮縣光復鄉,傳出有救災志工因橫紋肌溶解症住進加護病房治療。疾管署長羅一鈞今天提醒,肌肉過度使用恐造成橫紋肌溶解,提醒「鏟子超人」們注意喝水休息。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至今進入第8天,災區積水已消退,教師節連假結束後仍有上萬名「鏟子超人」義務協助災民清理家園。據媒體報導,不少志工反映,救災回來後發燒、喉嚨痛,甚至傳出有人得橫紋肌溶解症,送入加護病房急救。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羅一鈞今天對媒體說明,橫紋肌溶解症,最常見的原因是「肌肉過度的使用」或太激烈的運動,如行軍、跑馬拉松,以小腿肌肉較容易受損,會有嚴重肌肉疼痛、難以行走甚至站立蹲下都受影響。

對於現在全國正流行的流感病毒、以及災後須提防的鉤端螺旋體病,羅一鈞指出,雖然都有很少數機率引起肌肉發炎甚至橫紋肌溶解症,但會先有感染症狀(如發燒)數日後才出現肌肉發炎相關症狀。他研判,救災工作後1、2天就直接因橫紋肌溶解症嚴重到去住ICU,最可能還是肌肉過度使用造成。

如何預防橫紋肌溶解症,羅一鈞提醒,平常不太運動的人,不宜一時興起從事過度激烈的運動或勞動。此外,在激烈運動、勞動後記得多喝開水,以利肌球蛋白的排除,減少腎功能受損的機會;尤其夏天是橫紋肌溶解症的好發季節,運動、勞動時要量力而行,並特別補充水分,不要讓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

若出現肌肉疲勞、疼痛、僵硬時,羅一鈞表示,就要趕快休息。如果休息後未能正常恢復,要及早檢查、盡快到附近醫療站尋求醫師專業協助。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防範流感在災區傳播,羅一鈞表示,今天起以擴大流感抗病毒藥用藥條件,有類流感症狀的高傳播高風險者皆可使用,災區收容所民眾亦已列入使用對象;並提供花蓮縣光復鄉全體居民、衛生所工作人員及救災人員擴大接種流感及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冠疫苗。

疾管署並提醒,救災過程務必穿戴「防水手套、口罩、防水長靴」防疫三保,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編輯:陳清芳)1141001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民眾湧入光復救災,卻傳出有人因橫紋肌溶解住加護病房。衛福部疾管署長羅一鈞(圖)1日提醒,肌肉過度使用恐造成橫紋肌溶解,提醒鏟子超人注意喝水休息。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10月1日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民眾湧入光復救災,卻傳出有人因橫紋肌溶解住加護病房。衛福部疾管署長羅一鈞(圖)1日提醒,肌肉過度使用恐造成橫紋肌溶解,提醒鏟子超人注意喝水休息。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10月1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光復災區仍見志工湧入 雨鞋留給下一人成最美風景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