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素養課程破解假訊息 教部補助41基地學校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0日電)教育部推動「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114學年補助41所國中小作為基地學校,例如彰化縣寶山國小透過課程,帶領學生破解網路中的假訊息、認識生成式AI及辨識虛假影片。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媒體素養為十二年國教課綱素養之一,結合各領域課程實施;為強化培養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破除假訊息危害,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推動媒體素養教育向下扎根。
國教署於114學年補助41所國中小作為基地學校,實施媒體素養校訂課程,鼓勵各校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施校訂課程、發展教材教案,透過教師共備規劃多元學習課程,讓學生辨識訊息真實性,了解正確運用社群媒體,強化個資保護與網路安全,避免網路詐騙。
彰化縣寶山國小實施「資訊與媒體素養」課程,為低年級設計「3C使用停看聽」,建立正確且健康使用3C產品的觀念;中年級實施「解謎高手」課程,破解生活中常見的廣告、媒體報導、網路中的假訊息;高年級以「小心AI假影片」為主題,帶領學生認識生成式AI及辨識虛假影片,了解散布假訊息面臨的法律問題及相關罰則。
台北市萬華國中於八年級安排每週1節課,實施「想享DNA—4N探索學園」校訂課程,課程設計以「不盲從、不盲信、不盲辯、不忽視」為核心理念,聚焦媒體識讀與事實查核能力的養成;教師利用教學結合AI生成假新聞、網路謠言等時事案例,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思維判讀資訊。
國教署表示,自108學年推動「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至今,透過教師研習、教材提供、教案設計3大面向,提供教師充足的教學資源;這41所國中小基地學校,將由8所大學協助增能陪伴,以3年為期,將成功經驗推展至全國學校,以期培養學生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的能力。(編輯:吳素柔)11410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