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列車撞土石流運安會揭肇因 台鐵強化監控修SOP

2025/11/5 15:2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5日電)去年6月1列新自強號行經花蓮和仁段撞及土石流,車廂出軌,運安會公布調查報告揭可能肇因。台鐵今天說,除與相關單位建立聯防機制,設土石流告警系統加強監控,另修訂告警及通報SOP。

這起事故發生在113年6月21日,一列由花蓮縣瑞穗站往北開往新北市樹林站的第229次車新自強號列車,行經花蓮縣新清水隧道後,在新和仁隧道南口前,撞及由大清水溪溢流至軌道上的土石流,造成列車第1車、第2車及第9車出軌,共造成9人受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近日公布調查報告。

針對可能肇因,運安會指出,調查發現台鐵花蓮工務段值班室即時監看西正線攝影機原始設計,與值班室內其他攝影機不同,不具有AI辦識及告警功能。

台鐵並未將此差異告知或訓練值班人員,因此值班人員未能即時發現事故前一日及當日皆發生土石流溢流至軌道情況,導致未通知行控處轉知列車司機員,以即時停止列車。

另一項可能肇因也指向司機員除了未收到土石流溢流至軌道上的告警外,撞及土石流前,也未發現路線上土石流,未操作司軔閥或按壓緊急煞車開關,列車以時速每小時約118公里撞及軌道上土石流後出軌,司機員在撞擊後4秒,負傷操作司軔閥把手至緊軔位。

運安會除了建議交通部協助台鐵與農業部、經濟部、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機關,建立土石流潛勢溪流聯防機制,也建議鐵道局此案與台鐵有關的安全改善建議,納入鐵路法第41條所定定期及不定期檢查。

運安會另對台鐵提出四項建議,包括:一、建立土石流潛勢溪流觀測、預警、應變標準作業程序;二、重新檢視鐵路橋梁檢測作業手冊規定,應建立安全評估與改善追蹤機制;三、重新檢視修訂預警系統訓練教材及說明;四、重新檢視EMU3000型列車訓練教材,特別著重於EMU3000型列車與既有車型設備功能的差異訓練。

台鐵透過文字訊息表示,已完成與農業部農村水保署、林業保育署、花蓮縣政府等相關單位建立聯防機制,並建置CCTV、水位計、土石流告警系統等設備加強監控,同時加強河道清疏及增設擋水牆等改善工程,提升抗洪能力。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台鐵另修訂CCTV監視、告警及通報SOP,更加明確界定監視工作及權責。

台鐵表示,將依據運輸事故調查法規定在90天內,提出改善建議執行計畫給運安會審核,若執行計畫獲運安會同意,後續將予以列管執行計畫,直到解除列管為止。(編輯:陳清芳)11411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台鐵行車保安週首日 5件故障、2件民眾侵入路線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