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員專法正反交鋒 洪申翰:積極提出版本解決爭議
(中央社記者郭建伸台北6日電)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舉行外送員專法公聽會,平台業者與外送員代表對雙方責任義務意見分歧。平台業者盼立法前能有完整影響評估與意見表達,否則外國及本土投資可能產生疑慮。外送員代表反駁,業者稱沒有充分討論並非事實,並呼籲平台演算法應公開透明。
勞動部長洪申翰在綜合答覆時表示,平台與外送員都期待保持彈性,但如何保持彈性、承擔風險,這是專法涉及的關鍵問題。關於外送員專法,勞動部會以最積極態度提出版本,其中涉及爭議或待釐清部分,也會積極審議,讓解決方案入法保障。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舉行「外送平台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草案」及「外送員權益保障及外送平台管理法草案」公聽會,邀集行政部門、專家學者、平台業者與外送員工會代表與會。
消基會前董事長吳榮達表示,外送平台屬於寡占的優勢企業經營,在外送員報酬、給單、順位都是業者一方決定,並不適當。制定專法管理,建議可考慮納入費率審議機制,業者也應財務透明化,外界才知道外送員報酬、消費者收費、商家抽成是否合理。
全國商業總會秘書長劉守仁說,平台業者抽成比例變來變去,甚至越來越高,壓縮商家營運利潤,若專法能合理管制,讓收費合理化,共享經濟的發展會更好。另一方面,外送員人數達15萬人,可能良莠不齊,若有專法管理,可減少消費糾紛。
陽明交通大學科法所副教授邱羽凡表示,外送員的接單與工作安排深受演算法控制,目前朝野立委版本或勞動部報告,都未提及如何應對演算法管理。若不能處理演算法控制問題,法案雖立意良善,保障卻不足。
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理事郭昕宜表示,外送工作核心價值是彈性自主安排時間,高達8成外送員是兼職,其中超過5成每週上線不到10小時。至於報酬,依照今年平均數,某家平台外送員若每週接單工作時數31小時到40小時,平均月收入是4萬8000元,接單工作40小時以上達6萬元以上。
郭昕宜指出,外送已成為日常,希望立法之前能有完整影響評估,至少針對利害關係人各舉辦1場公聽會,廣泛聽取意見,行政部門也能組成外送產業研究小組。
台灣美國商會運輸與物流委員會主席馬培治表示,外送員是高度自由工作,上線後可以一張單都不接,8小時後下線也不會受到懲罰,這是否屬備勤時間值得考慮。另一方面,這部非典型勞動立法不只影響外送員、商家,也可能有意圖外效應,倉促立法會釋放不穩定訊息,且立法過程若沒充分參考各方訊息,會讓外國及本土投資產生疑慮。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理事長陳昱安表示,平台本來可以從容與商家、外送員討論制定法案,如今卻在法案排審時才匆忙發聲明,試圖阻擋法案,發布誘導消費者民調,還稱要召開4場以上公聽會。他呼籲,平台演算法應公開透明,包含薪資報酬、店家抽成、行銷費用、評分派單機制等,並由外部機關定期審查演算法是否公平。
台中市外送平台服務產業工會理事蘇柏豪表示,過去專法公聽會、中央與地方未公開會議,加起來破百場,平台業者稱沒有充分討論不是事實,是業者不願意承諾保障外送員權益。(編輯:萬淑彰)11411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