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光田醫療團隊研究 ADHD兒童情緒受家庭影響

2025/11/11 14:42(11/11 15: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江國樑11日表示,穩定、和諧、功能良好的家庭,能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神經發展更平衡。(光田綜合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4年11月11日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江國樑11日表示,穩定、和諧、功能良好的家庭,能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神經發展更平衡。(光田綜合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4年11月1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1日電)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江國樑團隊,分析近8萬名ADHD兒童健保大數據指出,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表現,與家庭結構的穩定性密切相關。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Children。

光田綜合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小兒神經科醫師江國樑指出,穩定、和諧、功能良好的家庭,能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神經發展更平衡;相對地,若家庭互動薄弱或照顧斷層,則可能增加心理與行為挑戰。

團隊將「隔代教養」定義為祖父母支付保費、且子女未與父母同住。研究結果顯示,這類孩子後續出現精神疾病的機率高於一般兒童。其中,人格障礙風險最高,高出9.23倍;躁鬱症約2.9倍、適應障礙則約2.2倍。

江國樑指出,雖然隔代教養能提供家庭支持,但若缺乏親子互動或教育觀念落差過大,孩子容易承受更高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情緒與人格發展。

而父親20歲以下者,其子女躁鬱症的發生機率為一般族群的3.58倍;母親20歲以下者,則約2倍。江國樑說,年輕父母面臨經濟壓力、教養經驗不足及社會支持有限等問題,可能使孩子更容易出現情緒不穩與行為偏差問題。

研究也指出,高齡母親(35歲以上)子女自閉症發生機率約高出1.5倍,語言發展遲緩比例也較高;高齡父親的子女同樣有自閉與語言遲緩傾向。江國樑表示,這可能與年齡帶來的基因變化或遺傳風險有關,提醒社會應關注「父母年齡兩端化」對孩子神經發展的影響。

江國樑強調,ADHD孩童不是「故意搗蛋」,而是需要被理解與支持神經發展狀況,家長與教育者要正視家庭支持的重要性,若發現孩子情緒起伏明顯或行為失序,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他也建議臨床醫師在診斷與治療時,納入家庭結構與父母年齡背景作為考量,針對不同照顧型態提供早期介入與情緒支持。(編輯:謝雅竹)11411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