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開箱老照片》秋鬥前身 二法一案大遊行

2025/11/12 07:0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多個勞工團體在台北市區遊行,訴求修正「工會法」、「勞動基準法」,並聲援因苗栗客運罷工事件遭法辦的工運人士。 中央社記者吳國輝攝 77年11月12日
多個勞工團體在台北市區遊行,訴求修正「工會法」、「勞動基準法」,並聲援因苗栗客運罷工事件遭法辦的工運人士。 中央社記者吳國輝攝 77年11月1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每年11月,工運團體發起「秋鬥」遊行,喚起大眾對勞工權益的重視,是台灣勞工運動的指標性活動。

秋鬥最早源自民國77年11月12日在台北市舉行的「二法一案大遊行」,工人團體發起抗議「工會法」及「勞動基準法」的修訂偏袒資方,也聲援2月間因苗栗客運勞資糾紛,在罷工中遭法辦的工運人士,共有數十個團體響應。

4年後,81年11月12日的「三法一案,勞工鬥陣大遊行」則抗議「勞基法」、「工會法」、「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法,並聲援基隆客運罷工。這時秋鬥開始成型,「工人鬥陣、車拼相挺」口號也首次出現。

82年11月12日的「工人立法」遊行,悼念因工傷、職災傷亡的工人,主張「工殤即國殤」。因遊行別名「秋天鬥陣行」,「秋鬥」名稱於此出現。工運團體並將每年11月12日定為「工人鬥陣節」,於當日舉行秋鬥遊行。

此外,秋鬥也因時常可見諸多社運團體參與,關注議題結合勞工、教育、性別、環保、移民、反迫遷、農民等,逐漸演變成為社運結盟的平台。

秋鬥曾有數年停辦,民國90年後全面實施週休二日後,11月12日國父誕辰紀念日不再是國定假日,秋鬥便在每年11月週末擇期舉行。

想看更多二法一案大遊行、秋鬥的照片,立即到中央社影像空間

二法一案大遊行中,勞工團體手舉標語抗議。 中央社記者吳國輝攝 77年11月12日
二法一案大遊行中,勞工團體手舉標語抗議。 中央社記者吳國輝攝 77年11月12日
81年的「三法一案,工人鬥陣大遊行」,無殼蝸牛團體也出席響應,凸顯台灣房價高昂現象。 中央社記者楊一峰攝 81年11月12日
81年的「三法一案,工人鬥陣大遊行」,無殼蝸牛團體也出席響應,凸顯台灣房價高昂現象。 中央社記者楊一峰攝 81年11月12日
113年秋鬥遊行訴求和平反戰、民生優先,呼籲政府將重心放在社會改革,讓人民有更好的生活。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攝 113年11月10日
113年秋鬥遊行訴求和平反戰、民生優先,呼籲政府將重心放在社會改革,讓人民有更好的生活。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攝 113年11月10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