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生活即治療 衛福部年助400名藥癮者重返社會

2025/11/12 15:3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2日電)秉持「生活就是治療」理念,衛福部108年起擴大「藥癮治療性社區服務模式多元發展計畫」,每年服務約400名藥癮者,透過行為介入、人際交流等逐步回歸社區,最終甩開藥癮心魔。

為發展藥癮者社區復健服務,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自民國108年起,協同6家機構,擴大推動「藥癮治療性社區服務模式多元發展計畫」,今天上午舉辦成果發表會,分享彼此推動成果。

心健司長陳柏熹告訴媒體,過去藥癮治療多半透過監所或療養機構,但戒癮者會跟社區有所隔離,時間愈久,要重回與社會的連結,困難度就愈高,戒癮者更容易走回吸毒的老路或生活圈。

藥癮治療性社區則是以「生活就是治療」為理念,陳柏熹解釋,透過目的性的日常規範及活動設計,協助藥癮者重建健康的生活型態與正向人際互動,在協助藥癮者復原歷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衛福部自95年起補助草屯療養院率先投入發展,108年起擴大推動,服務量能至今已從30床增加到348床。

心健司科長許育華說明,每家機構規劃的治療期程不同,例如有些以18個月為單位,視個案狀況調整;治療性社區模式也是從完全隔離開始,戒癮者住在機構中,隨功能恢復,逐漸可以固定時間外出、上班、上課等,最終甚至可以到外面租房子住,讓復原力延續。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許育華說,6家機構平均每年共收治410至420人,戒癮者以中壯年為主,主要戒治毒品是安非他命,這部分目前沒有藥物可治療,都是通過認知行為介入,導正個案行為。

在成果發表會中,草屯療養院分享醫療整合模式、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都會型治療性社區運作模式」等,展現台灣治療性社區服務的專業化與在地化彈性,因應不同地區及族群的需求,發展出多元處遇模式。(編輯:吳素柔)11411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