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 8年培育逾2萬AI人才
2025/11/13 13:36(11/13 13:56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3日電)近年AI風潮席捲各界,教育部透過「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結合學科知識和新興科技,累積開發出216套創新課程,8年來有超過2萬人次受惠。
教育部今天在資訊月台灣教育科技展,展出40所學校的主題課程成果,並頒獎表揚教師。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吳穎沺表示,AI世界的全球公民,需要應用科技,處理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教育部透過數位深耕計畫,培育中小學教師,從民國107年至今,已累積許多寶貴經驗。
例如新竹縣博愛國中的課程中,引導學生運用物聯網、人工智慧工具,構思並實作低碳生活方案,例如結合太陽能和智慧控管用電的「節能小屋」,能自動分類、提升回收效率的「玻璃紅綠燈」等。
苗栗縣大湖鄉東興國小結合鄰近社區產業特色,開發「病蟲害AI辨識互動遊戲」,協助辨識病蟲害,避免農藥過量或誤用。師生還一同製作「草莓碳足跡地圖」,引導遊客規劃低碳交通的採莓行程。
總計畫主持人、成功大學教育所教授楊雅婷指出,這項計畫鼓勵學生主動探究,運用新興科技、跨域知識,解決國際關注的永續發展議題,不僅展現了創造力,更培養團隊合作、高層次思考能力。(編輯:李亨山)11411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