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智慧健康成果發表 攜帶式心率分析儀助社區篩檢
(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台中14日電)南投縣衛生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推智慧健康雲計畫,在社區舉辦義診活動,導入「攜帶式心率變異分析儀」,3分鐘內完成相關檢測,讓民眾即時掌握狀況,盼強化社區健康與疾病預防。
計畫今天舉辦成果發表會,展出自律神經分析儀、腕動計、腦波儀,並邀請專家學者交流,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陳為堅、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江博煌、南投縣衛生局長陳南松、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郭博昭、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丁碩彥等人出席。
計畫推動的義診以公益為出發點,兩個多月完成超過600名南投縣民健康檢測,其中約有100多人篩出疑似心率不整的情況,69名有自律神經衰弱,經草屯療養院醫療團隊負責檢測結果的解讀與後續追蹤,轉介檢測異常個案,協助民眾醫療院所進行詳細檢測。
陳為堅會中致詞時表示,在計畫當中,目的並不只停留在讓參加民眾有幫助,而是要讓產業搭上智慧科技、使產業茁壯,不只要中高齡民眾輕易上手相關健康科技,衛生單位也能輕易取得檢測資料,調整以因應在地需求,並持續擴展健康照護AI應用。
陳南松說,南投的智慧健康雲計畫,包含視訊衛教、遠距照護、遠距醫療、特色巡檢,其中特色巡檢以「將醫療技術帶進社區」的方式,把過去必須仰賴醫學中心儀器的檢測,轉化為可於社區快速進行的篩檢。
郭博昭表示,近年面臨人口高齡化與慢性病增加等挑戰,其中心率不整是導致心臟病與腦中風的重要危險因子,自律神經功能衰弱則是反映運動不足與身體失衡的關鍵指標,但多數社區民眾卻因檢測門檻高而無法及早發現,這些重大風險往往需要轉診到醫院時,已演變為急重症。
針對義診導入「攜帶式心率變異分析儀」,郭博昭提到,過去民眾要到醫院自費,才能做相關檢查,但透過攜帶式分析儀,民眾只需透過3分鐘的檢測,即可獲得心率、心率變異、自律神經平衡等重要生理資訊,大幅提升檢測效率以及取得醫療資源的便利性。
江博煌說明,計畫反映跨領域合作,對公共衛生推動的重要性,將持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應用,透過AI心率分析模型的開發,希望能將智慧工具導入醫療及社區場域,輔助醫療人員更快速辨識心率不整與自律神經衰弱狀況,進一步強化社區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編輯:謝雅竹)11411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