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抵抗的義務」紀錄劇場 重現北美台灣之音事件

2021/4/11 17:2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1日電)台灣敘事力協會17日將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演出「抵抗的義務」紀錄劇場,敘述1977年到1989年之間,北美台灣人如何透過一台電話答錄機互相串連,在各地發起示威遊行、連署活動,共同追求台灣民主自由的過程。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正在展出「台灣之音」文獻。「台灣之音」是1977年由紐約的張富雄、楊宜宜所成立的一個傳播據點,原本是以答錄機方式播送紐約台灣同鄉會活動訊息;後由於台灣民主運動逐步開展,「台灣之音」透過國際電話採訪報導了許多台灣人權活動消息、並呼籲海外台灣人勇於發聲、參與公共事務,爭取台灣權益。

台灣敘事力協會說,這是40多年前台灣人所組成的「無領袖抵抗運動」,對照今日的香港、緬甸,讓人感到「自由民主」是何等的得來不易。

台灣敘事力協會指出,17日將演出的紀錄劇場「抵抗的義務」,是根據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場「台灣之音」文獻、歷史記憶為主題衍化故事,敘述1977年到1989 年之間,北美台灣人如何透過一台電話答錄機互相串連、在各地發起示威遊行、連署活動,共同追求台灣民主自由的過程。

台灣敘事力協會說,「抵抗的義務」全劇是真人真事改編。劇中以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王克雄的一輛隨身腳踏車揭開序幕,敘述1970年代台灣在戒嚴時期監控民眾的歷史背景,以及留學生到海外後投身台灣民主運動的挫折與努力;他們分散居住在紐約、芝加哥、多倫多或巴黎,彼此並不認識,靠著一台答錄機的廣播效應,讓「為台灣發聲」成為眾人一致目標。

台灣敘事力協會表示,「抵抗的義務」一劇製作及演出團隊都是20幾歲的年輕世代,包括導演周翊誠畢業於台大戲劇系,編劇應修平就讀於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演員是分別來自師大表演藝術所及文化大學戲劇系的在學學生。

台灣敘事力協會指出,當觀眾在展館感受歷史的同時,也接觸到年輕的創作者所詮釋的這段台灣記憶,時空將在虛實中巧妙連接。(編輯:蘇志宗)11004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