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傳播台灣失敗論 研究報告指為併吞創有利條件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23日電)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今天指出,中共長期參與在台宣傳「台灣失敗論」,另一方面政治宣傳「說好中國故事」,宣稱中國注定強大,為閱聽人打造更符合中國利益的世界觀,進而在認知上接受中國,為中共併吞台灣創造有利條件。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上午舉行「台灣失敗論」研究報告發布及回應記者會,由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澔主講,邀請中研院政治所助研究員顏維婷、國防院副研究員李冠成與談。
游知澔表示,IORG自2019年成立以來,持續以公開情報、資料驅動(data-driven)、人機協力(human-AI collaboration)方法觀測華語資訊環境,公開發布資訊環境觀察報告,紀錄並揭露資訊操弄論述內容及傳播行為,提供境外敵對勢力不當介入台灣公共討論的資料證據。
針對「台灣失敗論」的定義,IORG指出,旨為說服讀者相信台灣弱小、無法自主,可能使讀者對台灣的現狀或前景失去信心,進而認為台灣必須倚靠他國、放棄自主的不合理或帶有操弄特性論述集合。
游知澔表示,國家組成的重要面向包含外交、國防、民主、內政等4面向,但資訊操弄持續攻擊這4面向,分別是外交上宣傳疑美、仇日,國防宣傳國軍弱小,民主面向則是傳播民主退步、戒嚴獨裁,內政則是宣傳「五缺、七缺」等。
至於台灣失敗論的重要傳播者,IORG分析,台灣內部是主流媒體、政治人物、名嘴與網紅,匿名管道則有臉書匿名粉專、TikTok代理人、Threads公關帳號等,中共則是透過地方媒體與黨政軍的媒體平台進行傳播,並且系統性採用、污染台灣在野陣營的政治語言,一方面拉近與台灣在野選民距離,也妨礙台灣跨黨派對話。
至於資訊操弄如何運作,游知澔提到,常利用認知偏誤、敘事框架、情感驅動、社會認同等心理捷徑來加強說服力,台灣失敗論也反映出部分台灣民眾集體心理狀態,包括歷史殖民脈絡與國際孤立造成的不安全感。
游知澔表示,台灣失敗論的各面向,都有中共政治宣傳的「中國決定論」相互呼應,一方面「說壞台灣故事」,說服讀者台灣終將失敗,另一方面「說好中國故事」,宣稱中國注定強大,在華語資訊環境為閱聽人打造更完整符合中國利益的世界觀,進而在認知上接受中國,為中共併吞台灣創造有利條件。
李冠成表示,中共統一台灣的目標明確,分為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當武統的代價仍高,貫徹和平統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變台灣民眾的認知,台灣應對中共資訊操弄的方式,可以從提升民眾媒體識讀能力,行政、立法部門增加資訊透明度等著手。
顏維婷表示,如同新版國防手冊提到,戰爭時期「任何宣稱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同樣的面向也可以套用到應對台灣失敗論,讓民眾認知「這種論述最常出現」,也最該被警覺,進而去查找更多相關資訊,突破被假訊息操弄。(編輯:蘇龍麒)11409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